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850字。

  单元素养评价(三)
  (120分钟•120分)
  一、阅读鉴赏能力评价(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2分)
  劝  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故木受绳则直       受:经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迅速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D.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备:具备,完备
  【解析】选B。B项,“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荀子,名况,春秋时期思想家,时人尊称为荀卿,《荀子》是其代表作,现存32篇。
  B.跬步,半步,古时称人行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故半步叫“跬步”。
  C.“驽马十驾”的“驾”是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十驾”在文中比喻很远的路程。
  D.“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在本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解析】选A。A项,表述错误,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学生必能胜过老师的道理,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B.“学不可以已”起统领全篇的作用,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C.“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比喻都用来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D.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从正面和反面设喻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
  【解析】选A。A项,“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学生必能胜过老师”说法过于绝对。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                                                              
  答案: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18分)
  张玮,字席之,武进人。少孤贫,取糠秕自给,不轻受人一饭,为同里薛敷教所知。讲学东林书院,师孙慎行。其学以慎独研几为宗。万历四十年举应天乡试第一。越七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