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8680字,答案扫描。

  邯郸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共150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场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把条形码贴在答题卡 的指定位置。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翻开《辞海》《辞源》或任何一本工具书,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中国人之所以还有词可用,有 话可说,而且可以指望说得漂亮些,丰富些,滑头些,是因为古代有一批热情的语言创造者,确 切地说是词汇创造者。中国若没有苏东坡,我们不仅在引经据典方面会有所缺失,民族语言宝 库也会失落大量极富意味的词。孔子虽然强调"述而不作",但一部《论语》,撇开别的巨大历史 功绩不谈,单单从丰富民族词汇这方面考察,已当得起功德无量。说到“巧言令色''“和为貴" "温故知新"“尽善尽美''“惠而不费”诸词,即使冒昧从经济角度考察,我们也可说其中每个词都 价值连城。
  可见,仓颉造字,文人造词,乃是最天经地义之事。
  今天的情况则令人沮丧,虽然语言始终在更新创造过程之中,不舍昼夜,但真正由当代文 学家自铸的新词伟词,则少而又少。似乎所有的文学家都一致公认:创造语言的使命已经终 结,剩下的只是如何运用已有的语言了。实际上,一次也写不出新词丽句、从来也不曾为祖国 语言的丰富有过“美芹之献"的作家,绝对难称一流。
  语言不是时装,见别人穿上去漂亮得体,就误以为自己只要依样画葫芦也能收到"漂亮得 体''之效,这实在是外行之见。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大师拈出的“陌生化原则”虽不足以解 释丈学杰作的产生机制,但至少可检验一个作家是否够格。沈从文先生1934年1月在致妻子 张兆和的信中提到一张有趣的帖子,我也一字不改地抄录如下:
  立招字人钟汉福,家住白洋河文昌阁大松树下,今因走失贤媳一枚,年十三岁,名 曰金翠,短脸大口,一齿凸出,去向不明。若有人寻找弄回者,赏光洋二元,大树为证, 决不食言。谨白。
  沈先生随即感慨道:“这人若多读些书,一定是个大作家。"—— 沈先生凭什么下此断语呢? 不必说,就因为这家伙用词大胆,出语奇崛。单单那个“枚''字,就够出奇了。
  其实,自铸新词与祖国语言是否丰富并无必然关系,即使所欲表达的喜怒哀乐,现有词汇 已足够对付,作家仍有义务求新求变,如果他不满足于仅仅表达一下的话。何况,想到古人已 经为我们创造了那么多或生动或可爱或有力的词汇,作为今人就更没有理由不思进取.更不该 躺在先人的功劳簿上坐吃山空。只有在我们的时代同样创造出大量美妙新词,造福后代,才更 能无愧于曾经铸词遗赠吾辈的先人。
  换一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为数寥寥的那几位称得上大师的文学家,大抵都有此 抱负。钱钟书无疑是此中的大行家,少年鲁迅即有■酸风戛窗"的奇句,林语堂单单译出一个 “幽默”来,已足可使吾辈至今齿颊生香。当代中国作家中最为我激赏的台湾余光中先生,在这 方面的努力不仅所获极丰,且非常感人。余光中某大曾在日记里如此放言:“这世界,来时她送 我两件礼物,一件是肉身,一件是语文。走时,这两件都要还她。一件,已被我用坏,连她自己 也认不出来,另一件我愈用愈好,还她时比领来时更活更新。纵我做她的孩子有千般不是,最 后我或许会被宽恕,欣然被认做她的孩子。''显然,余光中这么夸口不仅是因为他曾写出这样不 可思议的句子:“依次是惊红骇黄怅青惘绿和深不可测的诡蓝渐渐沉溺于苍黛",更主要是因为 他有这样的信念:“对于文字特别敏感的作家,必须有他自己专用字汇:他的衣服是定做的,不 是现成的。”
  (摘编自周泽雄《谁在自铸新词》)
  材料二:
  收录“初心”“点赞”等词汇,“萌”增加“稚嫩而惹人喜爱”的意思,为了医学术语“卒中”的读 音,“卒cn"下增补复音词“卒中”;文字有了声音、笔画有了动态……记者从io日在京举行的 《新华字典》新版首发暨商务印书馆文教读书月启动仪式上获悉.新推出的《新华字典》第12版 在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跟进社会发展,更加适合新时代读者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表示,《新华字典》第12版于2013年筹备修订, 2015年正式启动并逐歩实施。此次修订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根据国家规范和教学需 求,增补字头;二是跟进时代,适量增补新词;三是与时俱进,完善字词释义;四是满足需求,增 补实用字音;五是体现规范实用,完善《部首检字表》;六是依据权威资料,更新附录信息;七是 正文每页附二维码.借助纸书+二维码的形式,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可以看听结合。
  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表示,《新华字典》已延递12个版次,及时反映了社会 变迁与进歩。商务印书馆以《新华字典》新版首发为序幕,启动“新华绽放——商务印书馆文教 读书月”活动,捋推出“涵芬大讲堂"“2020阅读行动论坛”“文教类图书新书发布会”“家庭书架 推荐”等系列活动.向读者推荐经典名著和耕品好书,助力全民阅读。
  (摘编自《“初心”“点赞”“二维码"等被收入新版〈新华字典>>,2020年8月10日“新华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若没有苏东坡的话,我们不是在引经据典方面有所缺失,而是会让自己的民族语言 宝库失落大量极富意味的词。
  B. 很多文学家认为其创作运用已有语言即可,而实际上,写不出新词丽句、不曾为丰富祖国 语言做过贡献的作家,难称一流。
  C. 文章举沈从文的例子论证的是:一个作家应该遵循“陌生化原则”创作,而不应该读别人 的书,向别人学习借鉴。
  D. 新推岀的《新华字典》紧跟社会发展,每页附上二维码,将看听结合,这是其“科学性、规范 性和适应性”的最重要体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论语》若单从丰富民族词汇方面来考察,就已功德无量,因为它创造了不少令人耳熟能 详的词语。
  B. 在我们的时代,作家能够创造出新鲜词语以造福后代,才能更无愧于曾经铸就伟词遗赠 吾辈的先人。
  C. 余光中日记中说世界送他两件礼物,一是肉身,一是语文。第二件礼物实际上说的是他 的专用字汇。
  D. 商务印书馆以《新华字典》新版首发为序幕,将推出一系列读书活动,向读者推荐好书,助 力全民阅读。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大师进行的语言创新的一项是(3分)
  A. 孔子及弟子使用了“巧言令色”“和为贵”“温故知新”“尽善尽美”等词。
  B. 沈从文在致妻子张兆和的信中曾提到一张有趣的帖子中使用的“枚”字。
  C. 少年鲁迅即有“酸风戛窗”的奇句,林语堂曾译出一个■幽默”的词汇。
  D. 余光中写了“依次是惊红骇黄怅青惘绿和深不可测的诡蓝渐渐沉溺于苍黛”。
  4. 材料二中的画线内容,各属于第12版《新华字典》哪项修订内容?(4分)
  答: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U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现在让我想想,十五年中坚持到这园子来的人都是谁呢?好像只剰了我和一对老人。
  十五年前,这对老人还只能算是中年夫妇,我则货真价实还是个青年。他们总是在薄暮时 分来园中散步,我不大弄得清他们是从哪边的园门进来,一般来说他们是逆时针绕这园子走。 男人个子很高,肩宽腿长,走起路来目不斜视,胯以上直至脖颈挺直不动;他的妻子攀了他一条 胳膊走,也不能使他的上身稍有松懈。女人个子却矮,也不算漂亮,我无端地相信她必出身于 家道中衰的名门富族;她攀在丈夫胳膊上像个娇弱的孩子,她向四周观望时总含着恐惧,她轻 声与丈夫谈话,见有人走近就立刻怯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