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810字。
2021高考热点素材积累: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就地过年,仪式感幸福感满满 1
春节假期火热消费折射出什么 2
年俗流变,让春节历久弥新 2
新华网评:大学先修,为学生成长加餐 3
热血为国洒,热泪为你流 4
餐厅劝阻浪费行为 不是骚扰是责任 5
依法打击医保诈骗,守护医保基金安全 6
依法管理医保基金,为民筑牢健康屏障 7
春节拒带电脑回家被开除,企业不能太任性 8
这“六个优先”做到,可能不至有翁丁古寨大火 8
牛年迎来“开门红” 攒足牛劲继续“犇” 10
以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1
就地过年,仪式感幸福感满满
伏特
2021年02月21日17:36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牛年春节假期已过,但相关话题却在被持续关注。
以两组数据为例。春节假期七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9841.6万人次,同比下降76.8%。而除夕夜抖音拜年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06亿次,假期七天全国电影票房突破78亿元,各地公园、博物馆爆满。一边是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减少不必要出行;另一边则是春节仪式感满满,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假期更加充实。
仪式感满满让传统文化魅力绽放。早在年廿九、年三十,就地过年的人们就开始忙碌,从窗花、春联、福字、门神、鲜花布置,到为包饺子、年夜饭、煮火锅做准备,再到为“云拜年”、“短视频拜年”录制视频……因为不回家,人们反而更在乎过年的流程。尤其是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第一次独立过年,充分参与更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随着睡觉、玩手机的少了,动手搞卫生、布置房间、做饭的多了,喊着过年没意思也就跟着少了,年味儿也就浓了。
就地过年让假期生活更加健康充实。早早地决定就地过年,提前的酝酿和充分的准备让人们对假期有了更加充分的规划。以往,朋友圈里的过节方式多是“放假几天睡几天”“喝酒打牌到天明”等。今年,从亲手制作美味菜肴,到抓拍市区城郊公园的美丽景色,从参观博物馆研读书籍,到在健身房大汗淋漓,朋友圈里展现的过年方式更加积极向上、健康美好。小小的切口折射出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也折射出人们对文明过节、健康过节的热爱。
就地过年让大家对亲情和陪伴的感悟更加深刻。近年来,一个熟悉的画面总能给人以巨大触动:“年夜饭的饭桌上,一桌美味佳肴,家里人拿着手机各玩各的”。科技让人与人的沟通方便了,却拉远了人与人的距离。然而今年,我们看到更多的陪伴与互动。一家人虽然天各一方却时常保持视频连线,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做游戏、采摘、逛公园,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菜式、拼图、模型等。就地过年让人们更加感受到亲情的温度,更加感受到家人团聚的难得,也让人更加懂得珍惜。
2021年的春节注定会在每个人心里留下印记。不仅因为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折射出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和能力。同时更因为就地过年本身,让更多人接受了一次文化的熏陶和一次亲情的洗礼,让春节满满的仪式感和幸福感。
春节假期火热消费折射出什么
202102/2109:28:34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一组今年春节假期的消费数据引发广泛关注。6.6亿件,这是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的数量,同比增长2.6倍;78.45亿元,这是春节档电影实时总票房,刷新多项纪录;8210亿元,这是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8.7%。火爆的数据,火热的消费,共同为这个特殊的春节写下特殊的注脚,可谓意味深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