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150字。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城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访过兰亭的氤氲(yūn)、沈园的雅趣,穿过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然后卧在一叶乌蓬船中,沿着青草味的水道穿城而过,鼻腔里萦(yíng)绕着茴香豆和黄酒的香气。
  B.当我们在甘孜县站高远眺,湛蓝的天空下白云白雪夹(jiá)杂着黝(yǒu)黑的石山,形成奇特的一条风景线,线外寸草不生,线内草肥水美,牛羊成群。
  C.如今,原始粗犷(guǎng)的老油坊早已退出人们的视野,被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油脂厂所替代,干净卫生的色拉油、胚(pēi)芽油等早已摆上人们的餐桌。
  D.所谓“强(qiáng)迫劳动”等问题是反华人士凭空捏造的谎言,我国政府奉劝欧洲议会有关议员摒(bìng)弃偏见,尊重新疆人民通过劳动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有30余部动画影片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摘得大奖,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特立独行的“中国学派”。世纪之交《宝莲灯》的上映,标志着国产动画站上新起点。[乙]《宝莲灯》以较为娴熟的叙事手法讲述中国古代传说故事,画风生动、制作精良,传统文化符号在其中大放异彩。《宝莲灯》之后,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下,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势如破竹,创作生产渐成气候,近几年相继出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作品。
  创作者、观众和动画行业对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抱有深切期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养分。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使用,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画作品,是国产动画电影一项既重要又长期的课题,中国动画人责无旁货。[丙]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还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要坚持创新性和正能量并重;在推动制作技术进步的同时,还需要提升艺术水准:把握当代观众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实现跨代际、跨文化传播。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立独行      B.娴熟      C.相继      D.期许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的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网络上,“抖商”“淘宝直播”的培训广告满天飞,价格通常在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至于学员能通过课程收获到什么,没人能保证。
  B.街区改造旨在“古街古槐”为设计立意,保留老北京生活文化和悠闲的生活基调,让人们在出行的同时欣赏文化景观,知晓历史典故。
  C.在国际粮食安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尽管我们站在安全的制高点上,也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杜绝铺张浪费,营造节约为荣的氛围。
  D.为了更好地激发队员训练积极性和备战效果,各项目国家集训队在严格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积极调整训练节奏,创新备战方式方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日与其徒上高山 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③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④既来之,则安之 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而后乃今将图南 ⑦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A.①⑦/②③⑥/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⑦/②⑥/③⑤/④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臣以供养无主                   徒以吾两人在也
  B.风雨兴焉                       吴之民方痛心焉
  C.何厌之有                       未之有也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或因寄所托
  7.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句读之不知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不能容于远近
  8.以下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十五岁时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表示成年,即为“束发”。女子在十五岁时则称“及笄”或“笄年”。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察举是汉代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孝廉、秀才是察举制中的名目。
  C.“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亚父南向坐”可说明亚父此时地位尊贵。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