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80字。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金题:“粉红色的大象”(附:名师解题及范文点评)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材料一:这是心理学教材中一张非常经典的图:将不同部分看作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相对的人脸,或是一个花瓶。它要说明的是,人的知觉范围是有限的,当把注意力放在一部分物体上时,知觉对象会变得清晰,其他部分就因为变成背景而模糊。这就像是在摄影时变换焦距,让人像清晰、背景虚化,或让背景清晰、人像虚化。转换注意力就像是转换知觉的焦距,让人们看到事物不同的一面。
材料二: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不要想象房间里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可是尽管参与者非常努力,但是没有人能成功做到。当人们不断抑制脑子里奇怪的“粉红色的大象”出现时,它反而在我们的想象空間中挥之不去。现在,你的大脑中是不是也漂浮着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呢?
读了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题解】
本道试题为多则材料作文试题,在审题立意上比单则材料作文试题难度大。
一般而言,如果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那么可遵循同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思维方式立意。考生可以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此种审题方法简称求同法。以求同法看待本则试题,注意力、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等立意可以吻合两则材料内涵,所以,皆为精准立意。如果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此种审题方法可以称为互补法。本道试题从此角度看,第一则偏重“内因”,第二则偏重“外因”,所以,自然可以进行互补,因而,“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主动探索与采纳建议结合”等立意都吻合材料内涵。
同学们在构思立意时切不可无视两则材料的联系,将材料各自为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