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90字。
《论语》与人生
《论语》中记录的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谈举止。如果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历史,那么孔子是总结了前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为后两千五百年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他的君子小人之说,意在拓展人生格局;他的仁者爱人之言,意在培 养谦谦 君子;他的均富养民之说,意在建立理想国度;他的礼乐教化之法,意在塑造风范国民。我们今天就围绕大我与小我,来讨论如何锤炼自我,涵养气度,拓展心胸,提高修为。当我们迈开人生态度的一小步,事业就会成就一大步。
一、为什么尊孔子为圣人?
孔子在古代被尊称为圣人,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古代文化的灵魂。
我们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孔子生活在公元前 551 至前 479 年间,在他之前,中华文明已经走过了 2500 年的历史,传说中神农、黄帝、尧、舜、禹的时代,都在孔子之前。在孔子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典籍流传,但却有很多口头传说,有着文化和经验的深厚积淀。孔子正处在前 2500 年与后 2500 年的交界点,之前的思想、风俗、文化流传下来,大部分经过了孔子的系统整理和吸收,尤其是 孔子 教授学生用的几本典籍,便成为经书,一直流传至今。这些经典实际是中国前 2500 年的历史文化经验的总结。比如说《尚书》,是虞、夏、商、周朝廷文件资料的汇编。经过孔子的整理和传授,次序开始形成,内容得以规范。还有《周易》,晚年孔子不仅深入研究,而且有很多谈易的记录。司马迁说《易传》就是孔子所作,实现了《周易》由占卜向哲理的转型,从而使得中华文明脱离传说时代的繁杂冗芜,开始条理化、系统化和学理化。孔子的言论、学说又通过他的弟子曾子、子夏、子思、子贡等传播开来,进一步把孔子开创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深沉厚重的儒家学说。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孔子生活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时期,他以自己的勤奋、好学和修养,完成了中国文化的第一次系统梳理,使得中国历史的洪流成为人文理性之河。时代造就了孔子,孔子也造就了一个时代,他和他的弟子在那个遥远的时代,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直到现在我们都不能超越,甚至还作为理想去实现,比如说小康社会、比如说大同梦想。所以,一个人虽然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可以以他的思想,改变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他就是思想家;一个思想家提出的理想,能够成为一个民族几千年不懈追求的梦想,他就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无疑做到了这点。
今天,我们审视孔子留下的财富,最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孔子第一次用道德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