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9250字。
宁波市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屠本畯有一首诗,叙述煎荔枝的方法,说“旋沉荔花蜂酿蜜,清香不减蔗(zhē)浆寒”,大概是关于荔枝蜜最早的记载(zǎi)。
B. 罗密欧在朱丽叶家的阳台对她吐露心声:“爱情怂(sǒng)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的墙垣(yuán)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
C. 譬如粘(zhān)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把铜丝能恰如其份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jī)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
D. 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的船坞(wū)、水塔、烟囱、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还有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标语。正是这些东西喧染了场所的氛(fēn)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蔗浆寒”中的“蔗”应读“(zhè)”。
C.“恰如其份”中的“份”应改为“分”。
D.“船坞”中的“坞”应读“(wù)”;“喧染”中的“喧”应改为“渲”。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一些人的想象中,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使命的必然是名家作品、高铁产品、共享技术等“高大上”的东西,而螺蛳粉之类的吃食“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从社会心理分析,一些人希望把那些流光溢彩的东西展现出去,心情可以理解。(甲)只是,生活,除了阳春白雪的华美,也有下里巴人的质朴,中国文化,除了云髻高挽的端庄,也应该有烟火人家的温婉。一些人对螺蛳粉“登堂入室”不以为然,很大程度上是对它缺乏深入了解。(乙)螺蛳粉是广西柳州非常出名的特色美食,闻起来虽然臭,吃起来却酸辣爽口,“闻之开胃,想之流涎,回味无穷”。一些食客“不吃螺丝粉,不做柳州人”的感慨吸引着很多人尝鲜而来。这样的特色美食在世界范围内走俏,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食客的热捧,形成一道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何尝不是一桩美事?
以文化视角观察,螺蛳粉既是柳州地标性美食其制作技艺也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正逐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这是它“高大上”的一面。(丙)目前柳州市螺蛳养殖及原材料种养殖业已成为贫困农户增收的“扶贫粉”“脱贫粉。一碗走向海外、惠民增收的小小螺蛳粉,也折射着中国波澜壮阔的减贫图景。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里巴人 B. 不以为然 C. 流涎 D. 何尝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疫情期间,宁波市政府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时指出,我们要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引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广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饮食风尚。
B. 在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某些贪利之人故意损毁、肆意抛扔甚至藏匿私用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这不仅破坏了城市文明的形象,更增加了企业成本。
C. 当前,落地我省第一站的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商或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需要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查验货物所附的“三证”是否齐全,是否加贴“冷链食品溯源码”。
D. 据《长江日报》报道显示,今年,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张霁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