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60字。
激扬青春,从“问”开始
——浅说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的教学
翻开新课本,发现第一单元,既有《百合花》《哦,香雪》经典小说,又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现代诗词,还有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和雪莱的《致云雀》。习惯以文体分单元传统教材的教师,对如此以人文主题“青春激扬”为目标来组织单元的课本很茫然。为此,我们坚持:激扬青春,从“问”开始。进入高一的学生,刚步入青春,进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基的关键期,也是其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而高中语文教学,应该以训练思维,提升文化为重点。因此,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就应该以问题导入课堂,用价值引领教学。具体做法浅说如下。
第一,导论——追问青春,明确课标
首先,上好导论课。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经验,帮助其明确语文课的性质(通过听说读写而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课程)特点(综合性和实践性)和结构(由语言文字、逻辑思维、文化思想,由外而内构成三个同心圆);并指出高中语文的教与学重心在思维与思想。
接着,解读“单元导语”。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课程目标。
(一)人文性目标:正确理解“青春的价值”。讨论如下——
1 何为青春?青春不仅指生理年龄上的青春期,更指社会意义的青春:最富激情、最有理想,最能创新;奠基三观,成就人格。
2 如何明确“青春的价值”?
第一,认识自我(觉悟的自己,自我的边界,角色的权责)
第二,思考社会(人伦、人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不忽视个体)
第三,追求理想(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小目标,又有大宏图)
3 如何处理“情”与“理”的关系?
正视缘自生命欲望的激情,学会用理智提纯感情。(重难点)
(二)工具性目标:学习赏析诗歌小说的基本方法。明确如下——
1 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方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
2 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
3 尝试写作诗歌或小小说;
4 积累相关的词语、文化、文学知识(通过配套的《创新设计》《素养提升训练》落实)。
最后,提示“单元学习任务”(参见课本第29页)
1 组织新生入校生活感受的交流:可以见面考卷中第21题(将漫画《乡愁》转换为不少于60字的短文)引入,聚焦“乡愁”——既有获得独立自由的欣喜,又暗生离家别亲面对陌生环境的孤独感——学习舒缓青春时“情”与“理”的焦虑的方法。
2 反复诵读所选诗作,探究赏析诗作的方法,揣摩作品的意蕴和情感,感受不同的风格
① 如何通过意象抒发情思,以一首诗作为例,写一则札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