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4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第 一 部 分(1~4题20分)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遇见秋,犹如故人归,不用过多的寒渲,就像有些喜欢,只是一眼,便会妥帖在心里。浅秋的风凉,依旧似去年,但我是欣喜的,终是重逢了!喜欢秋的明mèi,也喜欢秋的静美,秋是温碗的,如开在院子里芬芳的桂花;秋是明净的,如白云悠悠的晴空;秋是深suì的,如清晨波光淡影的湖面。抬头,天高,云淡,伴着我一颗纯净无尘的秋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明mèi( ) 深suì( )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7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5)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体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诗句是: , 。
3.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村镇拉着这样一条横幅:“武汉回来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写出这条标语具有哪些特点(写出三条即可)。(3分)
4.分析下面的文字材料与漫画,完成问题。(6分)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材料二: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顶梁柱。建议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覆盖范围。
材料三:建议将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漫画内容。(2分)
(2)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是什么?(4分)
第 二 部 分(5~20题5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5~6题。(5分)
行香子①
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②.倚东风,豪兴徜徉③.小园几许④,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⑤青旗⑥,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注释】①行香子,词牌名。
②陂(bēi)塘:池塘。③徜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⑤飏(yáng):飞扬,飘扬。⑥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5.请概括上阕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2分)
6.结合具体内容赏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