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50字。

  《将进酒》朗诵指导设计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鉴诗句,体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
  2.拓展延伸,分析比较,领略豪放飘逸的风格。
  教学重点:体悟作者思想情感,领略李白豪放飘逸的风格。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悲愤的思想情感。
  教学工具:PPT
  教学设想:1.教学思想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老师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到教学目的。
  2.教学方法:诵读引导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作为一名记者采访一位同学你的爸爸在家什么情况下喝酒?学生回答高兴和不高兴都喝酒引入新课,《将进酒》李白(板书)。
  1、初读
  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文意3.初步把握情感基调(PPT)
  自由大声朗读诗歌,注意圈点勾画。把疑问找出来。
  1.初读文章,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朝(zhāo)樽(zūn)还(huán)
  岑(cén)烹(pēng)
  馔(zhuàn)谑(xuè)
  径(jìng)裘(qiú)
  2.钟鼓馔玉、裘什么意思
  字音、词义我们我们都读准了,疏通了,下面哪一位同学试着读一遍这首诗,其他的同学在听的时候要做好点评的准备,点评时,可以从读音是否准确,语速快慢,语气高低,感情把握的如何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找同学朗读,同学注意听读,评析
  二、品读
  过渡;通过对比我们对能体会到这首诗歌的情感还是比较丰富的,那么酒后的李白具体有什么情感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深入文本,去品读这首诗到底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诗歌找出作者描写情感的词语,悲——欢——愤——愁
  分别引导学生品读。
  1.愁评价黄河句:磅礴翻腾的黄河不足于表达自己的气势,从天上来,把黄河势不可挡,一泻千里气势倾泻而出。境界开阔,意象宏大,衬托出人类的纤弱和渺小,人生苦短,但我们却没有感到纤弱,却悲而不伤,悲而能壮。能把悲愁写成黄河之水天上来真是不同凡响。
  指导诵读,高亢和低沉对比。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起兴,从容亲切,重读声音洪亮充沛,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