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80字。

  初三适应性练习(语文)(2021.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 分)
  1.根据课文默写(每空1分,共8 分)
  (1)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3)古今多少事,                         。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                   ,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
  ①diàn(       )念            ②盘huán(       )           ③不屑置biàn(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小乐学习上,善于高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生活中经常给同学们答疑解惑,这个学期荣膺学校“三好学生”。
  B.《滕王阁序》汪洋恣肆,年轻的王勃一气呵成,让在座的文人墨客啧啧称奇。
  C.他在困顿的生活面前渐渐失去了他曾经的洒脱,对人对事往往锱铢必较起来,真让人唏嘘不已啊。
  D.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2分)(      )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②⑤①③④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④①③
  5.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编写的,这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出自该书。
  B.闾,居民聚居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C.词,又名长短句,诗余。从篇幅上看有小令、中调、长调。词有词牌名,比如“满江红”、“山坡羊”、“浣溪沙”等。
  D.俄国作家契诃夫,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习了他的《变色龙》,他运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走狗形象,堪称经典。
  6.下列关于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写的,它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小说,是一部英雄传奇。
  B.从智取生辰纲开始,水浒英雄走上了联合斗争的道路,“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C.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如宋江的外号是“及时雨”,花荣的外号是“小李广”,鲁智深的外号是“花和尚”。
  D.众英雄好汉有的被自己人陷害上梁山,如卢俊义;有的被官府(或者奸邪)陷害,如林冲;有的被俘上山甘愿效力,如关胜;有的因杀人越货触犯了法律上山,如晁盖、吴用等。
  二、阅读与赏析(共5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萧让却才读罢,宋江以下皆有怒色。只见A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得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此时宋江、卢俊义大横身抱住,那里肯放他下手?恰才解拆得开,李虞候喝道:“这厮是什么人?敢如此大胆!”A正没寻人打处,劈头揪住李虞候便打,喝道:“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张干办道:“这是皇帝圣旨。”A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
  7.下列出自《陈涉世家》的语句,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