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60字。
初三语文(2021.3.18)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 ,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②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 ,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
⑦苏轼的《定风波》,上阕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其中词人出游遇雨,但还是选择淡定从容、不慌不忙的人生态度的是这两句“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在浩hàn( )的人海中,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一粟,显得那么羸弱。我们要学会与别人打交道,懂得人情shì( )故;我们还要学会为了目标不懈努力,qiè( )而不舍。只有这样,在时代的洪流中,才不至于被淘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她想装出嗔怒的样子, 可是她忍不住露出的笑容却出卖了她。
B.面对美味的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还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难以选择呢?
C.李方对音乐、体育、地理、生物等不少学科都有研究,但他往往不求甚解,对每一个学科的研究都难以达到较高的境界。
D.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B.随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型之后,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智慧教室等越来越多的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将融入校园。
C.5G时代,网购对于大部分老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对年轻人却是很熟悉的。
D.《你好,李焕英》上映26天,累计票房已突破51亿元,打破了中国影史最快破50亿票房的纪录。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是对死去皇帝的敬称,“愚以为宫中之事”中的“愚”是用于自称的谦辞。
B.《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是宋濂,宋代文学家。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D.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作品集有《东坡乐府》《苏轼文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集《稼轩长短句》。
6.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灭法国国王无道杀僧。悟空施法术,把国王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使国王回心向善,悟空建议国王将“灭法国”改名为“钦法国”。
B.《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有“闹”的情节,一个“闹”字,凸显场面之精彩,英雄之个性,令人印象深刻,如孙悟空大闹黑风山、大闹五庄观;鲁达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武松大闹飞云浦,花荣大闹清风寨,李逵元夜闹东京等。
C.《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刻画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D.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6分)
(1)阅读《简爱》选段,回答问题。(4分)
①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