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470字。

  湖南省高二年级联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1937年首次从家禽体内分离,最早在人体内发现是在1965年。在电子显微镜下,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
  在自然界中,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繁衍。冠状病毒的宿主除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一些冠状病毒感染后可造成人畜共患病。
  那冠状病毒是如何进入宿主细胞的呢?它们首先要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上。冠状病毒粒子外包着囊膜,膜表面分别有刺突糖蛋白、小包膜糖蛋白和膜糖蛋白等3种蛋白。刺突糖蛋白,也就是上文提及的“皇冠”的突起,是冠状病毒感染性和致病性的关键。由刺突糖蛋白组成的刺突来识别和结合位于宿主细胞表面上的受体,就像“钥匙”和“门”的关系一样,一旦把宿主细胞的大门打开,细胞便对病毒毫无戒心。
  SARS是21世纪初暴发的一种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冠状病毒科的β冠状病毒属,具有起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征。SARS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SARS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也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到环境中。经过科学家们十余年的探寻,蝙蝠已被证实为SARS病毒的源头,是背后真正的自然宿主,而果子狸只是将病毒从自然宿主传播到人的中间宿主。
  SARS暴发十年后,另一种新发现的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冠状病毒,即MERS在中东出现,这种病毒与SARS病毒类似,感染人后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MERS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同为β冠状病毒属的成员,但两者分属两个不同的亚类。同SARS相比,MERS的持续人际传播能力较弱,鲜少出现类似SARS的超级传播事件,绝大部分病例都发生在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MERS也是一种由动物传播给人的新发传染病。经感染实验证实,骆驼与人MERS冠状病毒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相同的细胞嗜性及复制水平,揭示了单峰骆驼是MERS的直接ERS冠状病毒的溯源过程中,目前已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其可能也由蝙蝠冠状病毒进化而来。
  从冠状病毒科的构成就能看出,自然界中还存在许多其他不会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2016年广东清远一猪场暴发仔猪致死性疾病,发病伃猪表现为严重急性腹泻、呕吐、体重迅速下降,5日龄以下的仔猪死亡率高达90%。经研究,该疾病的病原也是一种冠状病毒,被命名SADS冠状病毒。
  (摘编自张晗、胡犇《冠状病毒“这一家子”都是怎么回事》)
  材料二:
  2019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nCoV。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摘编自《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见问题》)
  材料三:
  作为携带有多种致命病毒的原始宿主,蝙蝠是如何确保自己安然无恙的呢?
  有人认为是蝙蝠较高的体温有效抑制了病毒的活性。的确,蝙蝠在飞行时代谢水平很高,消耗的能量是其他同体型哺乳动物的3倍。受此影响,其体温在飞行时也会急剧升高。长期的进化使蝙蝠耐受的体温变化范围很大(-7.5℃~48.5℃)。较高的体温抑制了病毒的活性,甚至能杀死病毒。
  但较高的体温并不是蝙蝠能携带多种致命病毒却能安然无恙的唯一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蝙蝠活动的时间可能仅占其生命的1/15~1/20,其余的时间都在睡眠。睡眠状态下的蝙蝠代谢水平较低、体温也并不高,但是蝙蝠依旧可以保持健康。蝙蝠应该还有其他“高招”对付病毒。
  在高等生物中,遗传物质DNA通常被局限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而在细胞质中发现的任何DNA,要么源自受损的细胞核或线粒体,要么源自入侵的细菌或DNA病毒。这就意味着一旦细胞质中存在DNA,机体就要启动“防御措施”了。机体中响应这一信号的物质是“干扰素刺激蛋白(STING)”。一旦在细胞质中“发现”DNA,STING会立即触发合成干扰素,进而启动免疫反应清除病毒。
  然而,免疫系统过度被激活则会造成新的问题,很多病毒之所以对人类产生致命影响,是因为感染引发了过激的干扰素和炎症因子反应。这种免疫系统过度被激活被称为“炎症因子风暴”。“炎症因子风暴”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威胁生命。
  蝙蝠飞行伴随消耗大量能量,其间会有线粒体中的DNA作为副产物释放到细胞质中。如果像人类一样启动过激的免疲反应,则飞行对于蝙蝠而言无异于自杀。但研究发现,蝙蝠的STING基因序列存在突变,使得其促进干扰素生成的作用被大幅降低。因此无论是线粒体受损还是病毒入侵,蝙蟠都不会出现过激的免疫反应,一切依然“井然有序”。
  此外,蝙蝠还能有效避免对抗病毒的过程对机体造成过大损伤。蝙蟠的免疫系统快速响应病原体入侵的同时,会释放抑炎因子,这能有效控制过激炎症反应。实验表明,人、小鼠、和蝙蝠同样受到甲型流感病毒、MERS病毒的感染时,蝙蝠的炎症明显更为轻微。有研究者称:“蝙蝠最擅长解决它们不断发炎的问题。”
  对于人类而言,身体往往是感觉到病毒入侵后才合成干扰素,免疫系统也随之进入活跃状态。一旦病毒趁着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激活就“大举入侵”,很可能导致病情的急剧恶化,甚至致命。而蝙蝠的体内始终存在干扰素,其免疫系统是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的。STING的变异只是避免蝙蝠体内生成过多干扰素,防止过激免疫反应。
  (摘编自李宁、晏志鹏《蝙蝠携带这么多致命病毒,为什么自己没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状病毒通过感染人类和一些家畜、野兽和鸟类,让这些生物的细胞无限制地繁衍,从而损害这些生物的生命。
  B.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上的冠状病毒粒子的突起组成的刺突,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宿主细胞的大门。
  C.蝙蝠和单峰骆驼都是SARS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果子狸是把病毒从它们身上传播到人的中间宿主。
  D.蝙蝠飞行时由于消耗了大量能量,就不会出现过激的免疫反应,也不会引发过激的干扰素和炎症因子反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并非所有的冠状病毒感染后都可以使人类与畜类共同患病,一些冠状病毒只感染畜类,而不会使人类感染患病。
  B.MERS病毒与SARS病毒虽相像,但差别很大,它没有SARS病毒那样大的传播力,被它感染的人群范围也比较小。
  C.人如果感染了冠状病毒,坚持运动,提高自己的体温,就能释放抑炎因子,从而抑制病毒的活性,甚至杀死病毒。
  D.人的免疫系统如果被病毒激活,可与病毒进行斗争,如果在完全激活前,病毒大规模侵人,很可能病情就会急剧恶化。
  3.根据材料,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感染后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的冠状病毒的一项是(    )(3分)
  A.SARS      B.MERS      C.SADS      D.2019-nCoV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冠状病毒”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住在"本葆将军"旅店的老船长
  【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当年我父亲开"本葆将军"旅店的时候,有一天,一位皮肤黝黑的老海员到我们旅店来投宿,他的航海用的大木箱搁在他身后的双轮手推车上,黏糊糊的辨子耷拉在脏兮兮的蓝外套的肩部,粗糙的手上疤痕累累,指甲乌青而残缺不全,一道肮脏的铅灰色刀疤横贯一侧面频。他一面环顾着小海湾,一面径自吹着口哨,接着嘴里突然冒出了那支水手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