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900字。
专题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考情纵览•
卷别 选材 字数 主观题题干 考查指向
2020 全国卷Ⅲ 蒋子龙《记忆里的光》 1577 8.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8.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情节、分析文章脉络层次的能力
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9.本题考查对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
2017 全国卷Ⅱ 林徽因《窗子以外》 1191 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 5.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本题考查不同叙述人称的作用
全国卷Ⅲ 李娟《我们的裁缝店》 1614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5.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6.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
•分析预测•
1.考查频率。全国卷近几年对散文的考查较少,2017年全国卷Ⅱ和卷Ⅲ选择了散文来命题,此后连续两年都是小说阅读,直至2020年全国卷Ⅲ才重新考查了散文。虽然近几年全国卷对散文的考查频次较少,但是在新高考省份的浙江卷、北京卷、天津卷一直保留着对散文阅读的考查,这提示我们对散文阅读应予以一定的重视。
2.选材方面。2017年全国卷两篇散文与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散文写的都是生活琐事,主要表达作者的人生感悟、生活体验。可见,高考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注重凸显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3.考点设置。重点词句的含意、表现手法、主旨内涵等考点是命题的热点。尤以语言的内涵及语言的表达艺术为考查重点,这与散文题材特点有关。
•读文指导•
1.写人记事类散文:
第一步,弄清记叙的基本要素;第二步,理清基本思路;第三步,分析人物形象;第四步,赏析基本技巧。
2.写景状物类散文:
第一步,研读标题找切入点;第二步,划分层次,理清思路;第三步,抓“形”析“情”,体悟意蕴;第四步,深挖感情,明确主旨。
3.议论思辨类散文:
第一步,划分层次,理清思路;第二步,分析材料,明晰表达方式;第三步,抓住关键词句,领悟主旨。
技法一 理解词句类试题全突破
【图解技法】
理解词语题 答题角度 1.“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应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对于某些关键词还要兼顾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两方面。
2.“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3.“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4.“联”系手法揣摩。通过分析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揣摩词语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要达到的效果
答题模板 词语本义+语境义+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样表达有……作用。(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理解句子题 答题步骤
答题模板 手法+内容(语句意思,本句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了……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粮 食
学 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