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900字。

  奉新一中2023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   2021.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卷上交,将本试题卷自己收存好。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读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
  读诗词养点浩气。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有“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的高歌,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陈毅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自豪……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正如宋代诗人丘葵所言,“浩气养成天地小”。
  读诗词养点骨气。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唐代诗人李颀“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骨气,就是浩气、正气的延伸,也是做人从政的精气神所在。
  读诗词养点地气。古往今来,诗词之魂在“接地气”,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流传下来的诗词大多地气充足,滋养丰厚。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忧,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盼,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之安,无一不是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读诗词养点清气。清正廉洁是古之取士的标准,也是为官事政的要求。古代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怀,自然也是我们今天亟待补充的从政营养。王昌龄坦荡胸襟,“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商隐谆谆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于谦剖心自勉,“要留清白在人间”“清风两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挥毫“只留清气满乾坤”……宋代诗人龚日升概括得妙:“千首新诗,一轮明月,两字清廉。”
  (选自《读点诗词养点气》)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是诗的国度,悠悠几千年历史中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有潜移默化的熏陶。
  B. 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 因为有了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所以诗人丘葵说,“浩气养成天地小”。
  D. 优秀古诗词充满韵律和丰富的情感,今天人们可以从中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既有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古典诗词之美,又有鲜活的时代气息,挖掘出了诗词的独特意蕴。
  B. 文章从读诗词养点浩气、骨气、地气、清气等四个方面论证了“读点诗词养点气”这一中心。
  C. 文章第2段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读诗词养点浩气”的论点。
  D. 文章第2段至第5段的内容与第1段的内容相呼应,整篇文章呈现出由总到分的结构。
  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文中举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例,意在说明为官要崇尚清廉的操守。
  B. 作者认为“接地气”是诗词之魂所在,所以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生命力的。
  C. 诗人们只有有了生活的营养和人生的积淀,才能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精彩的诗句。
  D. 清正廉洁是古代取士的标准,也是做官的要求,对我们当下社会来说,也是必须强化的一种品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的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 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