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27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1届高三3月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朝论多称之然是时内阁权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 诸大臣由四维、时行起,乐其宽,多与相厚善。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言路为居正所遏,至是方发舒。以居正素昵时行,不能无讽刺。时行外示博大能容人,心故弗善也。帝虽乐言者讦居正短,而颇恶人论时事,言事者间谪官。众以此望时行,口语相诋淇。诸大臣又皆右时行拄言者口,言者益愤,时行以此损物望。
十二年三月,御史丁此吕言侍郎高启愚以试题劝进居正,帝手疏示时行。时行曰∶"此吕以暧昧陷人大辟,恐谗言接踵至,非清明之朝所宜有。"尚书杨巍因请出此吕于外,帝从巍言。而给事御史王士性等交章劾巍阿时行意,蔽塞言路。帝寻亦悔之,命罢启愚、留此吕。时行、巍求去。(余)有丁、(许)国言∶"入臣国体所系,今以群言留此吕,恐升以安时行 巍心。"国尤不胜愤,专疏求去,低诸言路。帝乃听巍,出此吕于外,慰留时行、国石言路群起攻国。时行请量罚言者,言者益心憾,阁臣与言路日相水火矣。
初,御史魏允页、即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世以此称时行长者,时行欲收人心罢居正时所行考成法;一切为简易,亦数有献纳。尝因灾异,力言催科急迫,征派加增,刑狱繁多,用度侈靡之害。又尝请减织造数,用邓子龙、刘钮平陇川,趣顺义王东归、寝叶梦熊奏以弭杨应龙之变。然是时天下承平,上下恬熙,法纪渐不振。时行承帝指,不能大有建立。
(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朝论多称之/然是时内阁权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
B.及民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朝论多称之/然是时内阁权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
C.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朝论多称之然/是时内阁权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
D.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朝论多称之/然是时内隔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束湿,指捆扎湿物,文中用以形容官吏对待下属苛酷急切。
B.忧归,指官员因忧虑过度无法履行应尽的职责而辞职回家。
C.交章,文中指官员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揭发杨巍的罪状。
D.催科,指催征赋税。灾荒之年催征赋税,易滋生社会弊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时行为人内敛,不喜欢标新立异,张居正对他很放心,后来召他入内阁参与机密事务。
B.申时行常示人以博大,但内心并不宽容,谏官被贬时不为他们说话,导致谏官对他不满。
C.申时行看重为官声誉,有官员弹劾他儿子和姻亲,他贬逐儿子和姻亲,提拔举报的官员。
D.申时行身居高位,多次有进言被采纳,但为政没有大的建树,这与他一味顺承旨意有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江苏省海安实中、高邮一中、吴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衍,越州山阴人,字世昌,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诏举良吏,擢知乾州,徙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点河东路刑狱,按行路州,折冤狱。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