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70字。
高考模拟押题作文:“眼界与境界”导写等2篇(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材料作文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希望自己能扩大眼界,只有这样,才能见识丰富,人生才会有更高的境界;也有人认为眼界高了,什么都看不上,但什么也做不了,带来了个人的痛苦。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关系类作文,材料中列举的对象是“眼界”和“境界”的关系,并且提出两种相反的观点,答题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述即可。
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了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注意要在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地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重点分析“眼界”和“境界”之间的关系。
眼界是你所看的地方和所朝的方向,眼界可以引申为:见识的广阔性,意识的前瞻性,认识的全面性。眼界不一样,决定了各人的人生境界、人生目标也不一样。人是一种很特殊的动物,他既不能困于一隅,注目于一角;也不能眼界过高、自高自大、好高骛远,妄图以一己之力登得九霄以凌云,只有量力而行,先着眼自己的实力,放眼面前的道路,踏踏实实,才可能路越走越宽,境界越来越高。否则,就只能作茧自缚,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
例文
隧道与阳台
一考生
有大境界者,能从“一沙”中观摩世界,从“叶脉”中接近天堂。在芸芸众生眼中,水即是水,然,于眼界开阔者,“一滴水亦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可以说,眼界决定高度,高度乃人生境界。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隧道视野效应”,即身处隧道之中,只能看到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视野不开,心路亦难开,未来的路只会越来越窄,最终只会成为一只困于井底之中的青蛙,活在“自许为无限空间之王”的虚幻美梦中。隧道视野将人们困于金丝鸟笼中,正所谓,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世界迷失了;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才高八斗的胡适,已然在文学史上立下不朽丰碑,但他仍在国学大师陈寅恪面前,谦虚得像个学生:“我等身的著作也不如陈先生的一篇文章呀!”眼界开阔者,看到的是自己的不足,是未来无限的可能性,他们乐于探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