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10字。
山东省德州一中2021年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德州一中 孔明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3题。
(一)武侯弹琴退仲达(24分)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官吏军民,陆续而来。
却说司马懿望武功山小路而走。忽然山坡后喊杀连天,鼓声震地。懿回顾二子曰:“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只见大路上一军杀来,旗上大书“右护卫使虎冀将军张苞”。魏兵皆弃甲抛戈而走。行不到一程,山谷中喊声震地,鼓角喧天,前面一杆大旗,上书“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山谷应声,不知蜀兵多少;更兼魏军心疑,不敢久停,只得尽弃辎重而去。兴、苞二人皆遵将令,不敢追袭,多得军器粮草而归。司马懿见山谷中皆有蜀兵,不敢出大路,遂回街亭。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旌(j??n)旗 模(mú)样 杀戮 砥砺前进
B. 纶(guān)巾 远遁(dùn) 考订 决策部署
C. 言讫(qì) 焚(fén)香 编纂 共渡难关
D. 鹤氅(chǎng) 汲(jí)水 迁徙 同仇敌忾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论语》记载“三军可夺帅也”中“三军”是军队的统称,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有时还指“步、车、骑”三个兵种。
B. 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
C. 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苏轼"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赞美的就是诸葛亮在此回中的表现。
D.《三国演义》中,与司马懿有关的典故有:中了“空城计”、死诸葛吓跑活司马、上方谷侥幸逃脱。
3、诸葛亮是“三绝”之一的“智绝”,下面以火取胜的战役中和诸葛亮指挥无关的一项是( )(3分)
A. 火烧连营 B. 火烧新野 C. 火烧博望坡 D. 火烧赤壁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B.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C.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
D.懿回顾二子曰:“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只见大路上一军杀来,旗上大书“右护卫使虎冀将军张苞”。
5、填空(12分)
(1)名著常识填空(5分)
①古有兵法三十六计,《三国演义》也是回回有谋,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