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780字。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一语文试题
2021.4
考生须知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旅游是典型的体验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法开放的旅游景区为保持热度,通过视频、直播、在线互动、VR体验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丰富的在线体验;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在线模式进行景区游览,“云旅游”很自然地走入生活。
一些人士认为,作为在疫情中急速“火爆”的文旅新模式,“云旅游”契合了疫情期间游客无法实地体验的需求,一旦疫情消除、社会步入常态,这种模式就会失去其价值。深层来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作为新的“种草”模式,“云旅游”可以将数字“流量”变为“留量”。近年来,我国网络直播发展很快,预计2021年直播经济将超1万亿元人民币。从直播经济的结构看,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占了绝大部分,旅游类直播相对较少。“云旅游”通过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能够实现“先种草,后出行”,一方面解决了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旅游体验差问题;一方面使景区的推广能覆盖更为广阔的人群。对于热门景区而言,“云旅游”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了景区物理接待能力的限制,从而推动旅游业的线下线上融合。
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下,“云旅游”正在从渠道变成一种全新的体验产品,不单纯是景区物理环境展示,而是添加了更丰富的内容。在一些人文景区,通过“云旅游”的深度挖掘,可以使景区潮起来、文物动起来、文化活起来、历史醒过来,打造与线下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产品,带来比线下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度的体验。“云旅游”还能带来更为多元的互动性,使旅游与社交的融合更为紧密,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腾讯文创共同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表明,疫情后总体旅游动机均值较2020年提升4.0%。其中“进行社交,结识新友”提升8.0%,“了解文史,丰富知识”提升7.4%,而“云旅游”对这两方面的满足能力高于线下旅游,其发展值得期待。
有观点认为,“云旅游”的一大缺陷在于,其异地体验特性无法给景区带来住宿、餐饮等收入。但也要看到,“云旅游”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跨界创新融合。借助“云旅游”,很多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打开了文创产品销售渠道。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博物院、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和江苏交通广播推出“为国宝代言”小程序,让国宝在云端呈现、云端讲解、云端接轨文创,带来了当地特色产品的网络热销。
以直播为代表的“云旅游”,其门槛并不高,一部手机,一个专业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主播,就能将景区的风光、历史、文化等立体呈现给消费者。因此,它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空间的创新创业新场景。
(摘编自:《“云旅游”:云端美好 触手可及》)
材料二:
直播化的云旅游作为今年新兴的产物,一些顶级博主甚至已经聚集了百万粉丝。然而一场“618”后,开始让云旅游突然变味,直播带货在云旅游中的比例陡然提升。
脱胎于阿里旅行的飞猪,很早就嗅到云旅游的风口,上线了自己的旅行直播平台,几乎每一个主播都开通了淘宝直播,甚至是淘宝、飞猪双平台直播。但是,一些主播与其说是旅游直播,不如说是带货直播,从当地的特产到淘宝店铺推广,可谓万物皆可带货。甚至飞猪官方号就直接吆喝起了旅行团特惠。
而某旅游网站上的云旅游直播的内容,也从展示当地的美景,逐渐变为对当地民宿的促销。低端一点的打法,是主播围绕某个民宿无死角地直播尬聊;高端一点的打法,是主播请一个人假扮游客,在民宿里悠闲地享受生活,向用户介绍民宿的惬意生活。
云旅游是一种以线下为依托的线上营销方式,它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与直播带货联结在一起。但懂懂笔记认为,选择云旅游的用户,会将旅游信息、景色欣赏作为第一位,而不是寻找旅游纪念品、当地特产和订购旅游产品,后三者可以在云旅游中呈现,却不能占据核心主位。
对于众多用户来说,他们想要的也不是简单的景色视频,而是通过与远方的主播实时互动,听取其对当地旅游的讲解和建议,从而获得自己去游玩时更愉悦的体验,或者通过第一视角接触未曾领略的娱乐项目。
然而过度的营销与直播带货,却破坏了用户的旅游兴趣,将云旅游变为了“云购物”,用户为之买单的原因,也不再是出于对旅游的期盼,而是因为各种打折促销与冲动消费。
虽然疫情导致旅游行业生存艰难,但懂懂笔记认为:偏离了旅游本质的云旅游营销,虽然能够一时获得收入与关注,最终却会流失掉核心用户。尤其是一些主播已经开始兜售杭州景区的丝绸,云南景区的翡翠,把线下景区购物店消费的陋习搬到了线上。
当下云旅游的火热,是疫情导致出游受阻和直播红利带来的引流,云旅游是否能够成为刚需,占用旅游用户的心智,这仍是一个有待观察的现象。相比制作规范,运营成熟的旅游种草日记,云旅游充斥了太多无用信息与错误资讯,在没有平台约束的情况下,野蛮生长之中难免杂草丛生。
(摘编自《云旅游从直播种草,走向杂草丛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对于秀场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当前的旅游类直播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其发展潜力更大。
B. “云旅游”和线下游是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关系,线下景区是线上营销的依托,线上流量可以引入线下。
C. 从材料一的调查报告看,疫情后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进行社交,结识新友”和“了解文史,丰富知识”。
D. 旅行直播平台上的旅游主播开通淘宝直播,其目的并不是推广旅游景点,而是直播带货,推广销售。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促进了“云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云旅游”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关系密切。
B. “云旅游”直播的低门槛扩大了“云旅游”的覆盖面,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云旅游”中来。
C. 材料二中作者并不完全反对在“云旅游”中推荐产品,而是认为应当注意主次之分,不能让其占据核心地位。
D. 相对于主播围绕某个民宿无死角地直播尬聊,材料二更支持请人假扮游客,在民宿悠闲地享受生活的直播方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云旅游”的一项是(3分)
A.武汉大学联合各大媒体推出“云赏樱”慢直播。
B.敦煌研究院推出小程序“云游敦煌”,带领游客远程畅游敦煌石窟。
C.泰山景区借助互联网技术,拍摄风景秀美的宣传片。
D.故宫博物院与观众相约云端,分享“数字故宫”的故事。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云旅游”下一个定义。(4分)
5.如果请你为家乡“云旅游”项目献言献策,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垃圾分类
刘会然
你看你,你看你……
大卫正准备把手中的垃圾袋扔向垃圾桶,居委会王大妈就朝他嚷了起来。
王大妈气愤道,这些天,小区一直在宣传垃圾分类,你大卫难道是木头人?王大妈眼睛直盯着大卫,愤怒的火焰好像要把大卫焚烧了一样。
大卫赶紧把手缩回来,讪笑道,你看,我这记性,又忘记了。大卫用另一只手重重地拍击着后脑勺,拍得咚咚响。
王大妈告诫道,垃圾要分类,年轻人,下次可要记住喽。
大卫赶紧说,记住了!记住了!大卫朝王大妈来了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