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470字。

  2021年上海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况《劝学》)
  (2)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庭坚《_______________》)
  (3)杜甫《月夜》中,以细节描写凸显妻子思人时间之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班会课上,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方能有所收获,以下诗句合适的是(    )
  A.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品牌价值之大,引无数企业竞折腰。然而,品牌并不是艺术品,___________,也会步入暮年、后继无力,直至死亡。
  ①它更像是一个极具灵性的生命体
  ②既有胎中的酝酿思考
  ③也有成长的培养与投入
  ④一经雕琢便可经久不衰
  ⑤在经历过征伐市场的壮志高歌后
  A.①④②③⑤  B.④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④ D.④⑤①②③
  【答案】1.(1)吾尝跂而望矣
  (2)澄江一道月分明  登快阁
  (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1)D (2)B
  【解析】
  1.本题要求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解答时应牢记考纲内规定的古文篇目。对给出下句默写上句这样的题型,平时要多记诵,熟练掌握。要注意所给的限制性条件,如诗的题目、词的词牌名、曲牌名、情景等。《月夜》“鬟”字易错。
  2.(1)本题考查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等。解答此题,考生先要看清楚题干要求,先理解情景,再对诗句进行理解,最后代入情景判断。题干中考查的是“知识的积累方能有所收获”,选项A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的高远,出自荀子的劝学,比喻不勤奋学习,就不能获得高深的知识或确立远大的心志。选项B意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户枢:门轴;蠹:这里是蛀蚀的意思。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选项C意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选项D指要广泛观览,要取其要领,要有丰厚的积累,不要轻易发表东西。故选D。
  (2)这是一道排序题,首先排序号上面的内容可以发现,序号④与空格后文的内容“暮年、死亡”等内容是形成转折的,由此可知④应该在最前面,待选项为BD;而BD的关键区别主要在⑤的顺序,序号⑤意思是经过市场的壮志高歌,根据和其他序号的比对得出是按照时间的逻辑顺序,由此得出应该先说①②③的成长和培养,再到壮志高歌最后到暮年,故选B。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论文学语言在电子文化语境中的变异
  黄发有
  ①在大众媒介的发展历程中,电子媒介的快速扩张爆发出颠覆性力量。面对电子文化的围逼之势,语言艺术要通过自我调整来适应新的媒体环境。从语言本身来看,电子文化以其强大的渗透性,给文学作品的词汇、修辞、语篇、语体都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从更为宏阔的方面来看,电子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语言背后的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导致语言思维的弱化与视听思维的强化。
  ②受影视文学的影响,文学语言变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