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250字。
舒城中学2021届高三仿真试卷(二)
语文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只有刑法而没有民法。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学者视野,这种观点不足为怪。事实上,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国家来说,在实践中很难只有一种法律部门。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法律调整方式的多样性。作为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对于各种文明形态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是法制文明发展比较早的国家。西周中期以后,随着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向私有过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买卖、转让、租赁等民事法律行为。随着民事法律行为经验不断积累,人们逐步将这些经验上升为调整一般意义上民事行为的规范。目前出土的秦简中,仓律、关市律、金布律、牛羊课、军功爵律等均有与民事相关的法律规定,内容涉及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侵权赔偿、不当得利、债权债务关系等。虽然相关法律规定粗疏简略,但仍不失为早期民法形态,体现出当时民事法律观念的进步。
在唐朝,民事法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以立法形式表现出来,可见于唐朝的名例律、户婚律等。唐朝商业也更为昌盛,与此相适应的民事关系迅速发展,出现了买卖、租赁、借贷、雇佣、质押等各种形式的契约。唐律中已有若干调整债务关系的条文。如在借贷契约中规定,月利息率不得超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礼”被认为是唐朝重要的民事法律渊源。经过对“礼”的不断增损修改,在开元年间颁布了“开元礼”,涉及祭祀、仪仗、丧葬、婚姻、继承等民事内容。
宋朝手工业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与对外贸易扩大,由此带动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的新发展,民事立法较之唐律更为丰富。比如,继承法有显著发展。宋朝规定,凡未出嫁者称为“在室女”,出嫁之后因故返回父母家者为“归宗女”。宋律对在室女、归宗女如何继承家产有详细规定。以法律形式认定妇女的财产继承权,这在世界立法史上也是难得的。清朝也有多种形式的民事法律渊源,既有制定法,又有习惯法;既有朝廷立法,又有地方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承担着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任务。民事制定法散见于大清律例、大清会典、户部则例等,其中大清律例为刑法典,也含有与民事相关的法律条款。户部则例则类似于法律汇编,其中也有不少民事内容。
纵观我国古代社会,民事法律观念和民事立法逐渐明确,宋代以后民事立法更是不断充实,此外还有众多调整田宅细故的乡规民约、民间习惯等。这表明我国古代民事法律不仅存在,而且内容丰富。这些民事法律表现形式繁杂但相互协调,能够各展所长、共同为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传统法制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传统。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更加完善,可以考察研究我国法律传统文化,发掘有益成分,坚持择善而用,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摘编自张晋藩《从古代民事法律中汲取智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法律关系复杂性和法律调整方式多样性既制约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也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程度有关。
B.我国古代最早的民事法律行为出现于西周中期以后,后来才逐渐产生了调整一般意义上民事行为的规范。
C.唐朝民事法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更为昌盛的商业相适应的民事关系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契约。
D.宋朝民事立法比唐朝更丰富,因为宋朝商业更繁荣,贸易更发达,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有了新发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批驳某些学者错误观点说起,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关于民事法律的见解。
B.文章主体部分按历史时代顺序论述我国法制文明发展历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文章结尾点明了考察研究我国法律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D.文章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并引用相关法律条文,充分证明了我国古代是存在民法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简中与民事相关的法律规定虽然粗疏简略,但作为早期的民法形态仍体现出当时民事法律观念的进步。
B.唐代大诗人杜甫穷困潦倒,曾向他人借债度日。根据当时法律,他向债主支付的月利息率不会超过六分。
C.宋朝的继承法有了显著发展,并对妇女如何继承家产作出了详细规定,这在世界立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D.除民事立法之外,我国古代还有很多乡规民约、民间习惯等,它们相互协调,能够各展所长、共同为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16日,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因病辞世。
于敏院士多年来一直隐姓埋名,从事氢弹理论探索任务,为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多年来,于敏院士获得的荣誉非常多,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最高科技奖等。除了这些官方荣誉称号之外,科学界和民间对他的各种荣誉称号也是非常多,对此于敏院士表现得非常坦然和淡薄,他在公开场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