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310字。

  秘密★启用前
  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是“万物并育”的宇宙理想
  澄清中庸与进取的关系,首先应准确理解中庸。儒家之“中庸”,不仅是思想与行动的规范,而且是一种宇宙理想。
  人们通常以“无过无不及”界定“中庸”,但要准确理解中庸,必须明确中庸究竟是无过无不及于“什么”。在中庸无过无不及于什么的问题上,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中庸是无过无不及于“礼”。无过无不及于礼的中庸,是一个伦理学、政治学的范畴,昭示着人与人达于和谐的理想。有人认为,中庸是无过无不及于“度”。无过无不及于“度”的中庸,是一个认识论层面的范畴,昭示着实践之主、客体达于和谐的理想。也有人认为,中庸是无过无不及于“三”。无过无不及于“三”的中庸,是一个方法论层面的范畴,昭示着对立之“一”与“二”达于和谐的理想。上述观点,从不同方面对中庸理想进行了刻画,但这些刻画并不完全。就《中庸》的文本来看,中庸不仅是一个伦理学、政治学的范畴,也不仅是一个认识论、方法论层面的范畴,它是一个宇宙论层面的范畴。宇宙论层面的中庸,关乎儒家对理想宇宙秩序的设想。它不限于无过无不及于“礼”,不限于无过无不及于“度”,也不限于无过无不及于“三”,从根本上说,它是无过无不及于“性”。
  “无过无不及于性”中的“性”,是《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之性。“天命之谓性”中的“性”何解?有人将其理解为“善”,有人将其理解为“理”,有人将其理解为“情”,而从《中庸》的创作年代来看,“天命之谓性”之“性”,理应是“生”。以“生”解“性”,在郭店竹简以及告子的思想中都可以看到端倪。有论者认为,先秦遗文中没有独立的“性”字而只有“生”字,后人所谓“性”的意思,在孟子那里才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天命之谓性”确为子思的主张,那么,其所谓性,当理解为“生”。
  以“生”解“性”,“天命之谓性”的意思就是天将“生”命于物。但是,天所命之“生”,不是一物之生,而是万物之生;不是独生,而是“共生”。如果性是“共生”之生,那么“率性”就是遵循“共生”原则,“尽性”就是无过无不及于“共生”原则。率性、尽性的终极结果,是合于中庸之道,所以中庸之无过无不及,从根本上说,是无过无不及于性,是无过无不及于“共生”的原则。
  无过无不及于“共生”原则的中庸,昭示着的是一种“万物并育”的理想。符合这一理想的宇宙,是发育万物的宇宙;符合这一理想的社会,是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社会;符合这一理想的个体,是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的个体。
  (摘编自刘静芳《“中庸”中的进取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伦理学、政治学的范畴来看,无过无不及于礼的中庸,昭示着人与人达于和谐的理想。
  B.有人认为中庸无过无不及于“度”是认识论层面的范畴,昭示着实践之主、客体达于和谐的理想。
  C.从“礼”“度”“三”的层面认识中庸,都是不完全的,中庸更是一个宇宙论层面的范畴。
  D.“天命之谓性”之“性”,理应是“生”,在郭店竹简以及告子的思想中都能找到线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明确,准确理解中庸为一种宇宙思想是澄清中庸与进取的关系的前提。
  B.在论证中庸无过无不及于什么的问题上,作者先列举不同说法,并指出其局限性。
  C.解读“无过无不及于性”中的“性”的内涵时,作者主要是从其创作年代来考证的。
  D.文章先提出观点,然后分别从两个层面来展开,最后一段总结全文,逻辑严密。
  3.文章论及"无过无不及的共生原则",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理论思想的一项是(3分)
  A.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B.钱钟书先生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C.《周易•系辞传》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D.李白:天不语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十三五”期间,中央国家机关创新绿色出行方式,积极引进了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和提供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9月12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包括加强现有居民区设施改造、规范新建居住区设施建设、做好工程项目规划衔接等多项措施。
  《通知》提出,根据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及应用推广情况,按“适度超前”原则,供电企业要积极推进现有居民区停车位的电气化改造,确保满足居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