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80字。

  2021年春教学质量监测期中联考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用2B铅笔在对应的题号涂黑答案。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4分,共8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A.炮弹/炮制     咀嚼/味同嚼蜡    有识之士/博闻强识
  B.综艺/行踪     渲染/心照不宣    言简意赅/歌声渐远
  C.差异/差劲     称号/称心如意    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D.偏僻/譬如     猝然/鞠躬尽瘁    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阎罗  坎肩  官讳  千钧之力  娇揉造作
  B.冠冕  蜡象  赃物  李带桃僵  金戈铁马
  C.秘决  儒夫  墨守  歇斯底里  腐草为萤
  D.岔气  促狭  驳船  取义成仁  如坐针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五十年来,我国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是和近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D.张爷爷在中医诊病方面颇有建树,深受街坊们的尊敬。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中共团委四川省委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开展《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的主题演讲活动。
  C.这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没有成熟技术的保障呢,还是由于缺乏风险忧患意识呢?
  D.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即浅尝辄止;有的可以吞咽,即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
  B.《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C.中学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都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是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D.夺魁、桂冠、鳌头、榜首、问鼎都有第一的意思。其中“夺魁”指夺取第一名,“魁”是首领的意思;“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问鼎”出自《左传》,原指图谋篡夺王位,后借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
  6.对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你只会感到更高邈,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句中的“高邀”和“灵魂”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和名词。
  B.“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句中两个“画”字词性相同。
  C.“性格温和”“重峦叠嶂”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D.“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7.一位同学搜集眉山三苏祠的对联片并整理成文字,其中一幅图片有些模糊,他不能确定横线处的词语,你认为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①___,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②__行大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