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380字。

  吉林省五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年景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词。一作丰收之义,通俗讲收成;二作岁时,时光。中华年景的味道,着实可以品味出精粹博大的中华文化。不管时代怎样变迁,期盼有个好年景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美丽中国梦。好年景孕育在政通人和的中国气派中,好年景展示在“紫气东来”的斗方中,好年景在见面道一声“新禧”的左邻右舍的关照中,好年景悬挂在“和气生财”的房梁上,好年景是“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好年景是“招财进宝三阳开泰”,在中华词语里,有关美好年景的数不胜数。
  春节临近了。中华好年景又该如何诠释和重新定义呢?赋予中华年景新内涵、新风尚,恰恰
  需要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一个稳定的支点。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还是农历新年,一个真正的体现全面而深刻的传统文化精髓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全民族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大街小巷的商家们关起店门,闲逛着,娱乐着,放鞭炮,拜年,这是吉利的伟大的节日,人人期望着新年更加顺利、更加昌盛,为又增一岁而高兴,给左邻右舍送去吉祥的祝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定义好年景,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家和万事兴,国与家融为一体。在国中,民族之间没有大小强弱之分,融合团结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中上演过许多历史佳话。而对于一个家而言,就是家和,过年了,在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指引下,我们采办年货、放鞭炮、蒸各种各样的面食、剪形态各异的飞禽走兽,贴包含幸福的春联。一声鞭炮响,震撼了中华民族的喜悦和内心,也复苏了传统文化。我们即将要祭祖、拜年,让老祖先在缅怀中重现他们的辛劳,让亲朋好友感受到彼此温暖。
  传统文化所有的精髓,就在一个个汉字书写的优雅和从容,一幅幅春联寓意的美好和精粹,一阵阵鞭炮声奏响时代最强音,一个个极具观赏性的民俗表演。热闹非凡,喜悦无比。
  然而,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无不在进化中完成自己的使命。绵延 5000 年的中华文化,也在 “与己为敌”,中华文化即将创造出崭新的面貌,但这种面貌或许因为环保无燃放鞭炮,但其精神内涵却是不可憾动的民族支撑。中国必美,文化必兴,这是一条不可颠簸的真理。
  (摘编自铜钱草《让过年成为文化传承的最好载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景一词内涵丰富,总是蕴含着美好与祝福之义,从中可以品味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B.对好年景的期盼,几乎融进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一直陪伴着中国人走到今天。
  C.把农历新年作为一个重要的支点来赋予中华年景新内涵,因为它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
  D.办年货、放鞭炮、贴春联,这些外化于行的表现,成为传统文化中好年景的显著标志。
  2.下列各项表述中,不属于中华文化“与己为敌”的一项是( )(3分)
  A.用电子鞭炮取代纸质鞭炮。
  B.用网上祭奠取代烧纸上坟。
  C.用微信红包取代发压岁钱。
  D.用文化娱乐取代大鱼大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语中关于美好年景的词语数不胜数,说明中国人对好年景有着特殊的情感期待。
  B.中华好年景需要重新诠释和定义,应该赋予中华年景新内涵、新风尚。
  C.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精髓的代代传承,我们的文明也许已经成为历史中的一个名词。
  D.绵延5000年的中华文化也需要自我进化,现已创造出了崭新的风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有位“90后”电竞选手将自己的支付宝、游戏账号等数字财产写入遗嘱,在网上引发热议,
  而在此之前,也有不少有关“去世后如何处理社交账号”的话题出现,说明网络虚拟财产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需要法律及时界定与网络虚拟财产相关的各项合法权益。
  “90 后”这一代人目前或许没有太多的不动产和存款,但他们作为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 代,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在虚拟货币、社交账号、游戏装备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因此这些虚拟的东西也成为他们独特的网络虚拟财产。那么,数字遗产可以被继承吗?据了解,目前微信和支付宝平台规定,亲属只要将身份证、关系证明、死亡证明、承诺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