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30字。
上海市2021年中考语文三模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5.《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比较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甲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人名);乙文的编者之一孟子是______时期的_______家代表人物。(4分)
7.甲诗中的“一经”特指 ;乙文中的“是心”指的是 。(2分)
8.甲诗首联既是回顾身世,又暗示自己久经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从“鱼”和“熊掌”说起,其作用是 。(3分)
9.对诗文的理解,下列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诗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乙文多处运用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节奏感强,富于文采和气势。
C.甲诗中最能阐释乙文中“贤者能勿丧”之“是心”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甲诗表现了诗人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乙文用大量的客观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奇货可居 《战国策》
濮阳人吕不韦①贾②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③。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曰:“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④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注】①吕不韦:战国时大商人,后为秦国相国。②贾:做买卖。③秦质子异人:留在国外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④泽:恩泽。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归而谓父曰( ) (2)泽可以遗世( )
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现在人们努力耕田,拼命劳作,还不能丰衣足食。
B.如果人们拼命耕田,迅速出力,却难以维持温饱。
C.今天人们用力耕田,费心工作,尚不能吃饱穿暖。
D.即使人们吃力耕田,快速做事,仍难以吃穿有余。
12从选文内容看,吕不韦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4分)
二、现代文(3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8分)
学会自我快乐 流沙
①我一直努力地向我11岁的儿子学习。
②他说数学要考95分,结果考了96分,狂喜,高兴得差点在地板上打滚了。我问他:“全班平均分是多少?”他说:“94分。”我说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但他仍然很高兴。
③我称之为“自我的快乐”。
④“自我快乐”,说白了就是_____________。
⑤要做到“自我的快乐”其实很难。许多人不开怀、不高兴,最初并不是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不满意,而是与别人比较后,马上就排山倒海般地不快乐了。譬如这个月发工资,发现涨了500元,你很高兴。后来一看别人,竟然涨了600元,你就会想:“凭什么他能涨600元,而我不能?”结果是涨了500元工资,不仅没有带来高兴反而带来烦恼,真是对不起这涨上去的500元。
⑥快乐大抵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在一个人( )的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