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40字。

  绝密★启用前
  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
  语 文
  本试卷共 8 页,23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运河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对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的研究是对运河本体的研究,它主要考察人类行为对自然水系的影响,也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运河的开挖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便于交通运输。但从客观效果看,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同时,运河的开挖也引起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变。运河学关注的不只是河本身的自然属性及其工程技术进步,同时应该包括开挖运河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区域水文改变、自然水系化、湖泊形成与消长……
  关于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普遍关注的是运河在区域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运河流经及辐射区域产生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社会现象入手,探究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就是说,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 而是与运河密切相关、有运河因素注入的综合研究。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在水系不发达的北方地区,运河交通有其他交通路线无法相比的优势:经济省力,利用水的浮力,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承载能力强,船可以运送其他运输工具无法装载的大宗物资和大型物体; 受恶劣天气和山隔水阻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运河对区域社会的影响大而广泛:举凡政治、军事、商业、手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居住环境、城镇格局、文化文流、习俗变化、社会流动等等,方方面面都有运河流动的印记。我们十分关注上述社会因素和社会现象,更关注运河对这些社会因素、现象形成和变化所产生的作用。
  研究中国历史离不开运河,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社会现象与运河也有关系。运河开发史和运河区域社会史本身就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明清时期,国家视运河漕运为经济命脉,明清史书中,有关运河漕运的记载很多,与运河相关的事件、人物比比皆是。中国运河研究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运河的研究与社会史有许多叠合之处。社会史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特别是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上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进行研究。社会史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社会史与社会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研究往昔的社会整体及其各个侧面,而后者研究现实社会的结构及社会问题。运
  河学研究的许多内容属社会史范畴,所以研究运河,不仅需要使用历史学的方法,还需要使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
  运河学的研究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研究,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汇集与综合。这种汇集与综合不是无序的拼凑,也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结合。
  运河学研究的起点是对京杭运河文献及其他资料的搜集、保护、整理、研究。它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基本的材料,对运河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运河学研究的文化功能。运河学研完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历史借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
  交通的大动脉,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过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人们对运河的正面作用了解较多,对其负面影响则知之甚少。运河学的相关研究旨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资借鉴, 同时提醒人们关注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认真审视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决策失误。
  (摘编自李泉《运河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材料二:
  距今已有 2500 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长达 3200 公里的中国大运河充分吸纳了沿线的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六大文化带的文化资源,沿线有水工遗存、运河故道、名城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近 3000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50 余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的区域。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大运河文化并没有被系统地总结归纳。运河学的建立可以整合优化这些优质文化资源,形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创造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学影视作品,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馆,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可以推出一批文化项目、出版项目、产业项目来振兴运河文化,建设一批送河文化旅游小镇,打造一批运河文化产业园区来发展运河经济;可以凭借大运河这一世界公认的文化资源,对外输出文化产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讲好中国大运河文化故事;可以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运河文化,推进科学发展和永续发展的集体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
  (摘编自姜师立《运河学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及路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开挖运河的直接目的是便于交通运输,但在客观上对运河区域的水文改变、自然水系化、湖泊形成与消长等产生了影响。
  B. 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不是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而是注入了运河因素的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综合研究。
  C. 目前,人们对运河的正面作用了解较多,对其负面影响则知之甚少,因此运河学应主要研究运河带来的历史教训。
  D. 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整合优化大运河优质文化资源,可以弥补大运河文化还没有总结归纳的不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在古代北方,运河交通有经济省力、承载能力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等优势,这是其他交通路线无法相比的。
  B. 明清时期,运河漕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研究明清历史应将明清时期运河区域社会史研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C. 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搜集、保护、整理、研究运河相关文献资料,就可以保护好运河文化遗产。
  D. 运河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运河的系统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运河区域社会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对运河漕运历史的研究 B.对运河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
  C.对运河城镇带兴衰的研究 D.对运河区域商业发展的研究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
  5. 请依据材料二简要阐述运河学在研究中国大运河方面的文化意义。(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炭河(节选)
  河雾慢慢散去,几只大鸟在河面缭绕,一会儿腾起,一会儿又从水面掠过,那该是灰鹤吧。不远处,几只鸟呆头呆脑地站在河边,歪着长脖子,像睡着了一样,忽然又把头伸进河水,闪电一样快, 然后,伸长了脖子,把什么东西吞下去。河沿子人把这种鸟叫老等。老等是个阴谋家,潜伏在水边, 站在一个地方不动,有时候一站就是一上午,哪怕泥淤了腿,也纹丝不动,等河里有鱼游过,伸长脖子,把尖尖的喙像飞标一样,投进水里,鱼就被插上来。臭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