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5680字。
2022届高二(下)第一次月考
语 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文学作品表现什么即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上,说诗者言志、言情、情志并举,诸派争执、攻讦数千年。先秦以来,儒家都主张“诗言志”,把诗视为政治道德的工具。孔子《论语•阳货》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子路》亦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根本不把诗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对待。今文《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荀子.效儒篇》云:“诗言是其志也。”都强调了诗必须言志。
其实,细细检讨汉以前的“诗言志”论,“志”虽侧重指“思想、志向、抱负”等含意,但并未否定含有“情感”的意思,而且《礼记.乐记》明显地说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孔子虽也说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但是以“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为前提的,“文”只是以“足言”为目的。虽然《礼记.乐记》和《诗大序》提到过“情”,但也是“志、情”并概,以“志”为主,强调要“发乎情,止乎理义”。
至两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控制着学术文化的各个领域,《五经》成为衡量一切文学作品的最高准则。在汉儒眼中,文学只不过是经学的驯顺奴仆而已。他们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要求诗歌创作比附经义,诗文载“道”。因而“志”远离“情”而偏于“道”、“义”。先秦乃至汉时的诗言志论者虽对诗的性质有所认识,将诗与其他学术著作区别开来,然而并未将诗视为纯文学,还未从文学欣赏、评论的角度,而只是从功利观点,从诗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来看待诗的。因此,诗文辞賦受到儒家思想的严重束缚。
随着抒情诗歌的发展,人们对诗歌的抒情特点愈加推重将“诗言志”说与“缘情”观统一起来,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基本趋于明确。在儒家的道德观念与文学观念的严重对立和尖锐斗争中,新的文学观念逐步形成。
建安时代,由曹氏父子提倡和实践,文学领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文学创作冲破了必须为“法度所正,经义所载”和“依五经以立义”的桎梏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的诗歌创作如《宋书•谢灵运传论》所云,“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赋由汉代铺排张扬的大賦转而发展成为有浓厚诗意的抒情小赋,散文则自由通脱,或抒情,或议论,并都朝着抒情化、个性化、形式优美的方向发展。曹丕《典论.论文》指出,这一时期“文以气为主”,“辞赋欲丽”;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亦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建安文学之后,诗歌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已经明确地为人们所认识。具有浓厚美学意义的文学创作论一陆机的《文赋》, 便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了,它所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的文学主张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彻底冲破了儒家传统文学观念对文学创作的藩篱,树立起“抒情化、个性化”的艺术旗帜,不仅集前人对诗歌本质的“吟咏情性”理论探索之大成,还对后世再经钟嵘、孔颖达、白居易、叶燮、王夫之诸家而最后形成的“文质并举、感物吟志情景交融”,追求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登勤《“诗缘情而绮靡”说论辩》)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先秦以来,儒家对诗表现什么即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言志’占据主流。
B. 汉以前的“诗言志”论包含着“情”的成分,所以这也是“诗言情”论。
C. 汉儒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诗歌偏于“道”、“义”,丧失了“情”。
D. 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后,文学创作冲破了汉儒“依五经以立义”的桎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首段运用例证法论证了先秦以来儒家都强调诗必须言志。
B. 文章分析汉以前的“言志”论,注重“志”与“情”的关系,具有辩证意味。
C. 文章使用对比法论证建安时代文学朝着抒情化、个性化、形式优美的方向发展。
D. 对于“诗缘情”,文章梳理先秦以来对诗的本质的不同认识,最后阐述它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言志、言情、情志诸派虽争论数千年,但都是对诗本质特征的认识,并无优劣。
B. 新文学观念的逐步形成,是儒家的道德观与文学观念的对立和尖锐斗争的结果。
C.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束缚,人们只从诗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来看待它。
D. 《文赋》集前人对诗歌本质探索之大成,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大连光源:能给原子拍视频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这套总长100米的装置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大连光源”由加速器、波荡器和光束线站三部分构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