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9410字,答案扫描。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下)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诗的历史表明,文学吟诵乃是伴随着近体律诗的成熟而成熟起来的。当最好的近体诗人出现时,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吟诵才得以诞生。杜甫是公认的唐代最好的律诗作者,他不仅“吟”出了人间最好的律诗,同时也给后人提供了一把量尺,帮助我们从良莠不齐的诗歌遗产当中,选择出最好的诗来承传文学的吟诵。
然而,杜甫绝不会仅仅因其律诗的成就卓绝就能站上传统文学吟诵典范诗人的高位,这归结于杜诗与《诗》教文化传统的对接和传承。朱东润先生曾指出:“吾尝读杜诗,观其想象之丰富,不如李白,措语之工丽,不如李商隐,即论实大声宏,群推为盛唐诗之特征者,亦不能胜王维、岑参等同时诸人,然而巍然为诗坛之宗主,千载而下,终不敢置一辞者,则其性情之真挚,为独得《诗》三百五篇之遗则故也。”
诗艺为次,诗教为高。因为杜诗“性情之真挚”,才使其“独得”《诗》教文化的“真传”。从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来看,最先大力揭示杜诗与《诗》教精神之根脉联系的当是宋人。宋代的江西诗派认杜甫为“诗祖”,将仿效学习的重点放在杜诗的“声调格律”上,显然,这有违《诗》教传统。当这种偏重形式的诗学之路愈走愈远之际,本于《诗》教传统的批评便必然地发生了。南宋的张戒在《岁寒堂诗话》里明确地宣称“杜子美、李太白,才气虽不相上下,而子美独得圣人删诗之本旨,与三百五篇无异,此则太白所无也。”
“杜律”之所以成为文学吟诵成熟的标志,成为最具传统文化魅力的典范,从吟诵的实践以及杜诗自身来说,主要原因在于杜甫的“吟”呈现了“作诗”“改诗”“赏诗”的全过程,展示了融三者为一体的诗意的人生状态。请看杜甫诗句中“吟”的所指义。“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是说面对满山的秋叶吟诗,触景生情,因情赋诗,赏景与吟诗同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强调令别人激赏的佳句都是在苦吟中得到的;“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说在吟咏当中修改诗的情形,此处的“长吟”,即边吟咏,边琢磨,都是为了让诗的声律更加妥帖;“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说的是诗成之后的赏读。
同时,杜甫的吟诗生活,包括对诗艺的精求,以“吟诗”为乐的人生态度和实践等,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逝世后中晚唐的诗坛就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苦吟”诗派。如果说在初盛唐的时代里,一般文人热衷吟诗包含着求取功名利禄的考虑,那么,到了中晚唐及其以后,“吟诗”开始转变成为一种文人内心需求之事。“苦吟”原本是指对诗歌语言的刻苦锤炼,精益求精。但到了“苦吟”诗派这里,就不仅止于诗艺,而且演变成安顿生活、托付生命的唯一。与后来的苦吟诗人相比较,杜甫吟诗却是“乐感”充溢,从容不迫,在“吟味”之中享受那不断涌来的快乐。
(摘编自陈向春《文学吟诵与诗人杜甫》)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近体律诗的成熟,文学吟诵成熟起来,杜甫的律诗是文学吟诵成熟的标志。
B.宋代江西诗派尊崇杜甫,认为学习杜诗的重点放在“声调格律”上违背《诗》教传统。
C.“苦吟”诗派的“苦吟”不是锤炼语言,而是作为安顿生活、托付生命的形式。
D.杜甫及中晚唐的“苦吟”诗派把“吟诗”看作艰难生活中释放内心苦痛的一种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阐述了文学吟诵与杜甫律诗的关系,并指出杜甫吟诗反映的生活态度。
B.文章引用朱东润和张戒的话,都强调了杜诗能够传承《诗》教文化的原因。
C.文章引用杜甫诗句,意在说明杜甫“吟”的含义,展示他诗意的人生状态。
D.文章结尾通过比较,分析了杜甫与中晚唐的苦吟诗人在吟诗上的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从良莠不齐的中国传统诗歌遗产当中选择出最好的诗来承传文学的吟诵,可以参考杜甫创作出来的好的律诗。
B.杜甫成为传统文学吟诵的典范诗人,与其律诗的卓绝成就有关,但主要是因为杜诗与《诗》教文化传统的对接和传承。
C.杜甫的“吟”呈现了“作诗”“改诗”“赏诗”的全过程,使得杜甫的律诗成为最具传统文化魅力的典范。
D.从孟郊“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和贾岛“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中可以看出,这种“吟诗"是文人寻求内心安宁的生命托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进行六次人口普查,获得了翔实的人口基础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摸底已于10月11日展开,将于11月1日起进行正式入户登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关键节点的一次人口全景扫描。这对于准确把握人口发展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势、推动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