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80字。
2021届高考作文时评素材——红歌传承民族精神
目录:
01 国歌是浓缩的国魂
02 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
03 红歌的力量》:红歌传承民族精神
04 浅谈:与时俱进的红歌和红歌精神
正文:
01 国歌是浓缩的国魂
——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一级指挥于海
光明日报记者 郭超
84个字的歌词,37小节的节拍,46秒的奏唱时长,这些关于国歌的信息,都融进了于海的神经中,长在了他手臂的肌肉里。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一级指挥,他指挥演奏国歌近50年,见证了党和国家近半个世纪来几乎所有的重大活动。
“国歌是浓缩的国魂,它往往能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于海说,“国歌是我心中的最爱。这源于我与它的不解之缘。”
1970年1月,15岁的于海从山东高密参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当上了一名演奏员。24岁他成为指挥。1970年10月1日于海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用单簧管吹奏国歌;1984年国庆阅兵中他拿起指挥棒作为千人联合军乐团最年轻的分指挥之一,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指挥军乐团演奏国歌;1994年、1999年、2009年国庆阅兵,他成为千人联合军乐团的总指挥及联合军乐团团长;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他是现场大合唱总指挥……于海已经不记得自己指挥演奏过多少遍国歌。
但他知道,每一次演奏,他都满怀虔诚。他曾目睹数万群众在《义勇军进行曲》中肃立致敬,意志顽强的体育健儿在国歌声中潸然泪下,也目睹过近百位外国首脑、世界风云人物在我们的国歌声中那样虔诚和尊崇。于海对国歌的感情,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积蓄着、沉淀着、提炼着、升华着……
让于海难忘的是,在他和多位代表委员的建议下,在2009年全国两会开闭幕式上,“奏国歌”程序被改为“唱国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两会开闭幕式军乐团指挥,他感到由衷欣慰。国歌是代表国家形象的“第一声音”,用心唱响国家“第一声音”,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只“奏”不“唱”,不利于国歌的传唱和普及。
“国歌代表着精神的传承,代表了民族的声音,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声音,国歌的神圣不能够被亵渎。”在一次全国政协文艺组的会议上,于海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家孩子才七八岁,国歌里唱的都是‘血肉’和‘炮火’,不合适。如今和平年代,国歌是不是应该修改一下?”当时的于海心头一紧,想起了北京奥运会前夕的一个相似场景——开幕式排练厅里播放着抒情版本的《义勇军进行曲》,于海深感不妥,追问之下,得到的回答是:“现在是和谐社会,我们要给世界一个新的国歌形象……”
于海还发现,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够尊重国歌的现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