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430字。

  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自测语文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2021.4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 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事可做,翻书乱读,消磨时日,忽然发现我国古诗词中,写到平安的诗句非常多。这或许是因为心有所想才会句有所读吧。不过,确实(唾手可得/俯拾皆是),可见平安是从古至今人们心心相通的期待与祈愿。
  “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这是宋代一个叫葛立方的词人写的一阙并不知名的小令,但竹报平安是我国(尽人皆知/无人不晓)的象征。其中一个“静”字,道出平常日子里的闲情迤致。如今,日日(目不窥园/足不出户)宅在家中,没有任何人往来,屋里屋外,同样也是一个“静”字了得,心里却风雨交加,电视屏幕中世界各地确诊人数(惊心动魄/骇人听闻)地频频增加,会让这个“静”字倾翻,对平安的期盼涌上心头。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这是唐代王维的  甲  ,远在他乡,喝着别人的酒,惦记着家人的平安,酒中该是何等的滋味。“自别萧郎锦账寒,凤楼日日望平安。”这是宋代陈允平的  乙  ,写闺苑情思。“从今日望平安书,我欲灯前手亲拆。”这是放翁的诗,一样的  丙  ,对朋友的牵挂,对平安书信的渴望。我所能读到的关于平安的古典诗词中,最让我感动并难忘的,是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小时候就读过的诗句,那种在战争或离乱之中  丁  ,无纸无笔,急迫匆忙之中让人传个话,给家人报个平安的情景,什么时候想起,都让人心生无限感慨。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锦账    一阙(què)                 B. 消磨          逾(yù)
  C. 迤致    倾(qīng)翻                 D. 闺苑         感慨(kǎi)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唾手可得 无人不晓 目不窥园 惊心动魄
  B. 唾手可得 尽人皆知 足不出户 骇人听闻
  C. 俯拾皆是 尽人皆知 足不出户 惊心动魄
  D. 俯拾皆是 无人不晓 目不窥园 骇人听闻
  3.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偶遇故人 ②怀远之诗 ③望乡之诗 ④怀人念远
  A.①③④② B.③②④①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4.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几颗弱小的莲子,就在这关注、期盼中慢慢长叶、开花,最后蔓延成片,被朋友喜称为“季荷”。
  B. 庄子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C. 清政府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颁布并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只有经常走进基层,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确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 职业坐标,才能避免犯脱离群众的错误。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B. 老师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小明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C. 城市文明离不开法律的守护,只有生活在其中的普通百姓乃至执法人员知法、守法,才能让这座城市的文明更有底气。
  D. 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记载了孔子和他的一些弟子在政治主张、教育原则、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言论。
  B. 《马说》的作者是唐朝的韩愈,他和柳宗元并称为“韩柳”,同属于 “唐宋八大 家”。他的作品还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