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400字。

  2021年中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一)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某特级中学要编辑一期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电子特刊,为此,他们进行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撰写自强卷首语】
  1. 小编引用了《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 典故》之《自强不息日日新》中的片段作为本期特刊的卷首语。请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总书记原音短片: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A)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雄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说,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
  经典释义人康震: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周,虽然只不过是过去时候的一个小国,过去的一个旧邦,但是它的使命却是要不断地革新,不断地走向创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易经》,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运行刚强劲jiàn,君子处世也应该如天道一样,追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这句话呢,出自《礼记》的《大学》,意思是说只要不间断地,日日、月月、年年地革新,事物才
  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这隐喻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和创造才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标注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禀赋(       )    刚强劲jiàn_______
  (2)语段中A处划线句末尾的句号应加在引号的_______________。(外面  里面)
  (3)语段中B处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找出语病并写出修改意见。
  病因:___________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ǐng    (2). 健    (3). 里面    (4). 病因:指配不当    (5). 修改把“只要”改成“只有”。
  【活动二:欣赏自强不息书法】
  2.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起源于甲骨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自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书法字体演变的兴盛时期,到唐代趋于成熟。请把下面的四幅书法作品按照书体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只填序号)。____________
  【答案】②③④①
  【活动三:积累自强古诗句】
  3. 将以下摘录的诗词名句补充完整。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上述默写的古诗词名句,属于“自强”主题的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序号)
  【答案】    (1). 直挂云帆济沧海    (2). 悠然见南山    (3). 衡阳雁去无留意    (4).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吾将上下而求索    (7). (1)(4)(5)(6)
  【活动四:传递自强正能量】
  4.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它值得我们铭记在心,代代传承。下面是小编摘录的两则有关我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他的高度评价。他游说列国然终不得志,晚年退居家乡著述立作,一生主张“仁爱”思想。
  (1)请根据【材料一】判断这位历史文化名人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