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8260字。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说到底是对民族生命力的自信。在民族遭遇危机时,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支撑。提倡文化自信决不是搞文化民粹主义,它的立足点是促进中华民族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化是一个整体,是一条长河。这个整体的构成是可变的,否则就不是有机整体;长河是流动的,有河源有河流,有源无流就会干涸。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我们在研究中国文化时,应重视处理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否定传统和凝固传统都是错误的。没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就会干涸断流。
传统文化之所以不可能全盘继承,正是由于文化自身的有机性。例如,在传统文化中,应区分智慧力量、生活方式、道德与风俗习惯,它们在文化整体中的可变性是各不相同的。智慧力量是超越时代的,具有永恒性和传世性。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经典著作中的智慧都具有超越性,可以反复为后人提供智慧力量。而生活方式会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文化中,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也是多变的。没有不变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但在变化中又有不变的东西,这就是一个民族的传统。
继承传统文化应提倡中国的传统节日,沉迷于西方的节日是不可取的,因为节日是民族特性的象征。比如,水是人的生命之源,因而才有泼水节,云南的傣族和缅甸的傣族都有泼水节。又如,火是相当重要的,不仅西方有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神话,中国的彝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都有火把节。体现民族特性和民族认同的节日,应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留和爱护;但不能提倡陈风陋俗,如古代的葬礼、婚礼以及相关观念都需要除旧布新。
提倡文化自信应重视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今世界,文化问题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文化是国家和民族认同的精神黏合剂,没有文化认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家和民族认同,就不可能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文化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上没有话语权,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是承载民族精神的载体,没有优秀文化支撑,就不可能具备由优秀文化传统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文化是以文化人和以德育人最重要的途径,一个民族没有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必然走向没落。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重视自己的民族精神并以优秀文化传统来培育自己的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就是强化民族团结、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历史一再证明,一个文化认同感强的民族,往往能够抵御外来侵略,保持民族和国家团结,不容易被外来势力分裂。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一直维持团结统一,靠的就是由文化认同而产生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即使有分裂也是暂时的。移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心向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也是这种以文化为纽带的民族精神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陈先达《文化自信是对民族生命力的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自信是对民族生命力的自信,可以作为民族遭遇危机时的精神支撑。
B.传统文化中智慧力量、生活方式、道德与风俗习惯都是多变的,继承时要有辩证态度。
C.想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应先有国家和民族认同,再有文化认同,文化问题必须重视。
D.民族精神是民族团结、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拥有民族精神的国家就不会被分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提出文化自信的立足点是促进中华民族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意高远。
B.文章从文化的整体可变性的特征入手,探讨该如何以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继承传统文化。
C.第四段列举泼水节、古代的葬礼等例子是为了论述继承传统文化应提倡中国的传统习俗。
D.文章末尾一段用历史事实为论据,论证了文化认同感强的民族能够长期维持团结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中国文化时,要重视处理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辩证关系。
B.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经典著作中的智慧具有超越性,今天我们仍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力量。
C.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想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文化话语权。
D.以文化为纽带的民族精神能维护团结统一,也能让华人华侨心向祖国、热爱中华民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了480公斤,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所以“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但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