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00字。
常德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八)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4题;共17分)
1.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材料
材料一至材料六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所学过的知识中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有关的材料,作为材料七。
材料一: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材料二: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
材料三: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
材料四: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材料五: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河西走廊西头,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
材料六: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
材料七:示例:左宗棠西出河西走廊,收复新疆。(答霍去病、玄奘、张骞、林则徐、班超等人的事例均可,但其表述必须与河西走廊相关联)
活动二:整理材料
(1)前六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________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材料是材料________(只填写材料序号)。
(2)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图,图中是两个女孩在蹲着等地铁,并批评女孩不懂教养:“等个地铁就可以随随便便蹲着,难看不难看?谁教她们的?这是什么生活习惯?”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后,立刻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辩。请你就此事也在相关论坛跟帖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里山纪行》采用移步换景法来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以作者行踪为线索,展现景物的各种变化和不同面貌,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 B.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清末明初文学家,号陶庵。还著有《西湖梦寻》等。
C. 《苏州园林》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 的共同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 林的赞赏和眷恋。 D. 《明天不封阳台》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穿全文,夹叙夹议,不断推进,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
4.默写填空
(1)________,八年风味独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
(3)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文天样《过零丁洋》)
(6)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7)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2分)
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闲话白菜
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