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670字。

  北京市平谷区2021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语 文 试 卷2021.6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走进平谷山水间”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校团委组织同学们走进上宅文化遗址展览馆,了解平谷悠久的历史。阅读下面展示牌上的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位于燕山余脉南侧京东平谷的上宅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前70世纪—前50世纪)的早阶段,与东北地区的早期文化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早于“红山文化”。这里出土的石器、陶器都具有鲜明特征,器物群的早晚发展序列明显,构成了平谷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为建立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文化序列增添了详实资料,                                    。
  上宅遗址具有北京地区较早的原始农业萌芽,对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的生活习俗、社会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北京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原始农业的产生、原始聚落的形成等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上宅遗址是一部能代表北京东部地区独具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档案,具有综合研究价值。
  (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1)团支书作为文物讲解员,对展览馆展示牌上两个汉字的读音产生疑问,请你帮他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
  A. 供(ɡōnɡ) 档(dǎng)        B. 供(ɡōnɡ) 档(dàng)
  C. 供(gòng) 档(dàng)        D. 供(gòng) 档(dǎng)
  (2)两个同学对展示牌横线上应填语句产生争议,请你帮助他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2分)
  A. 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燕山以南区域与东北地区早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B. 也为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燕山以南区域与东北地区早期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C. 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与燕山以南区域早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D. 也为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与燕山以南区域早期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2. 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推介平谷山水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平谷的山,均为浅山丘崚,虽不巍峨,但自有它的特色。大峡谷的山,将悠谷深潭环绕其中,胜在险峻;石林峡的山,如林木争高,互相轩邈,胜在奇崛;老象峰的山,似巨象投影,身姿矫健,胜在传神……平谷的水,皆属海河流域,虽不奔涌,但更有它的滋味。金海湖的水,碧波荡漾,如金色大海,可品其广博;湖洞水的水,或小池,或溪流,细腻端庄,可品其精巧;大溶洞的水,五光十色,交相辉映,有小舫穿行,如天上人间,可品其神异……来平谷看一看山【甲】赏一赏水,定不负好春光【乙】
  (1)这位同学阅读本段文字后,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使用以及【甲】【乙】两处标点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
  A. “崚”嵌入语境为“丘崚”,意思是“不巍峨的山”。
  B. “悠”嵌入语境为“悠谷”,意思是“僻静深远的峡谷”。
  C. 【甲】处应填入逗号,“看一看山”“赏一赏水”属于游者的行为,是句子的谓语部分,谓语与谓语的并列需要用逗号隔开。
  D. 【乙】处应填入句号,这是一段推介语,要给游客展现出平谷客观、真实的山水风貌,需用陈述语气,所以应填入句号。
  (2)另一位同学读到“金海湖的水,碧波荡漾”时,忽然想到了千里之外的西湖,那湖光山色,何其相似!不禁脱口而出      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1分)
  3. 一位同学阅读了下面这段关于平谷交通建设发展规划的文字,对“协同发展”一词不很理解。他查阅字典,找到“协”字的四种解释:①调和,和谐;②共同;③协助;④姓。请你帮他解释“协同发展”在此处的意思。(2分)
  地铁22号线将由北京市区出发,经河北省燕郊、三河再进入平谷,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划限制;公路交通的承平高速和京平、京秦高速联络线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打通平谷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天津蓟州、河北兴隆等地的联系,在交通领域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答:     
  4. 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共6分)
  乾隆御题丫髻山碧霞观诗
  (2)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学习感受,其中词语或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平谷的奇山秀水,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
  B. 上宅出土的文物,犹如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远古先民的生活画面!
  C. 着眼生态保护,关注农业创新,立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