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70字。
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
初二语文期末试题
2021.6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22分)
1.2021年是我国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征程波lán壮阔,百年初心历久mí新。一艘小小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红船精神”,铸就了中华儿女心中永不退色的精神丰碑,成为我们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书记强调,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yì立不倒、随波逐流。历经磨lì的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清楚【甲】风雨来袭之时,党是中国人民可靠的主心骨;披荆斩棘之路,党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领导核心。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021年,一个注定熠熠生辉的年份【乙】一个继续昂扬向上的年份。让我们继续站在时代潮头,继续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彩篇章。——摘自《人民日报》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甲】, 【乙】; B.【甲】: 【乙】,
C. 【甲】, 【乙】、 D.【甲】: 【乙】、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巍巍巨轮 精神丰碑 圆满收官 精彩篇章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加点成语“随波逐流”使用不正确。
C. 文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的诗歌305篇,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D. 让我们继续站在时代潮头,继续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彩篇章。
解说:文中划线句是病句,错误的原因是句式杂糅。
2. 根据提示写课文原句。(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② 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③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④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__。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作者推己及人,身居漏雨屋室仍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卖炭翁》中描绘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综合实践活动。(6分)
本学期学校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同学进行下列活动并完成了相应任务。
(1)【溯源“和”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
惯,更是文化认同。故宫的三大殿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
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和谐”。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1分)
(2)【探讨“和”内涵】学生根据之前搜集的有关“和”的词语,解读“和”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
A同学说:“和”是“和煦”,是春风温暖,阳光时媚。
B同学说:“和”是“和平”,是百姓安居,世界太平。
C同学说:“和” “_________”,是_________。(2分)
老师总结:“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世智慧,更体现了中
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3)【运用“和”知识】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小明因为活动流程问题与大家发生分歧后想放弃退出。请你运用一句与“和”有关的名句来劝说他么?(3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诗歌并完成第4题。(4分)
菩萨蛮①(宋)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②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③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释】①菩萨蛮:词牌名。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南渡后流落浙江期间作。
②乍著:刚刚穿上。③沉水:即沉香,为一种熏香料。
4.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三四句“觉微寒”,是因为刚睡醒,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