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130字。
郊县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回答选择题时,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必须解决两个迫切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回到传统中寻找自己的力量,以此重建我们时代的文论观;另一个是重建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自觉和自信,用中国的话语阐述中国的立场,以此重新获得中国文学理论的“身份认同”。在这两方面,散文都大有可为。在古代,小说、戏剧理论薄弱,有关文章的理论基本。上都是散文理论,所以散文理论在古代享有很高的地位。只是近代以来,随着小说的崛起并日渐成为文坛主流,散文理论批评才逐渐被边缘化。所以说,古代散文理论对于当前的文学理论本土化建设来说,是一个文学的富矿,一笔宝贵的文体遗产。
中国古代的散文理论,可谓百花齐放,宏文谠论,美不胜收。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时,我们可以将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散文理论融会贯通,予以吸纳。比如,将西。方的“灵感说”与我国的“性灵说”互融互补,并在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平衡,在突出自我与个性,调动创作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的过程中,建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再如关于“真”,中国古代散文理论也多有论及,比较其与亚里士多德对“真”的理解,以及柏拉图“摹本的摹本”说法的异同,同样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概而言之,构建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大厦,要借鉴西方的文论,但学习和借鉴不能失重,不能在全盘照搬中“强制阐释”本土文学,而是要回到中国文论自主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代丰富生动的文学实践,在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感性的融会贯通中,形成具有“中国学派”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在立足文论传统,建构本土性、自主性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助力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如何界定“散文”的概念。“散文”这一术语的出处、内涵与外延,尽管有不少学者试图对其予以定义,但各家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自说自话,既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共同说”或“接着说”。这就难怪有的散文研究者感到莫衷一是,甚至断言散文的定义就是无定义。要构建散文的理论话语,当务之急是回到散文自身,确立一个相对科学周全、能够获得散文研究者普遍认同的散文术语。
同时要确定散文的核心话语。散文作为现代文学中一个独立的门类,作为“四体”中的“一体”,当然有自己的本质特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概念。如果说,小说的核心概念是“人物”“虚构”“悬念”“情节”“叙事”等,诗歌的核心概念是“意象”“意境”“象征”“格律”“隐喻”“肌理”“张力”等,戏剧的核心概念是“人物”“性格冲突”“矛盾激化”等,那么散文的核心概念应是“自由”“个性”“真实”“趣味”“人格”“氛围”等。当然,此处讨论的是文体学意义限定的散文文体特征,如果从文化学上看,散文还具有“载道”“言志”“教化”等重要特征。散文理论话语建构刚刚起步,而全局性建设本土化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学术中的中国”与“中国学派”则方兴未艾。可这个建构的过程需要静下心来做大量基础性的工作,比如清理地基,辨析术语,确立散文核心概念和散文文体理论方面的研究。
(选编自李谋冠《在交流融通中构建散文理论话语体系》《光明日报》2021年3月3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代以来,小说崛起并成为文坛主流,小说也成为文学批评家的主要研究对象,所以散文便被边缘化了。
B. 西方文论中有很多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予以吸纳,融会贯通,形成“中国学派”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C. 建设我们自己 文论系统,既要借鉴西方的文论,又不能全盘照搬,而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互通互补。
D. 对于现代文学“四体”而言,每一个都应该有其核心概念,这些文体的核心概念是代表其基本特征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指出当下中国文学理论话语建构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引出了散文理论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这一论题。
B.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要立足文论传统,融汇西方文论,文章也正是按照这样的两个部分展开的。
C. 作者在界定散文的核心概念时,专门补充了散文在文化学角度上的特征,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D. 文章的题目是“在交流融通中构建散文理论话语体系”,因此全篇都是在论述如何“交流融通”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散文理论话语建构,应该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界定“散文”的概念,第二是确定散文的核心话语。
B. 因为中国古代的散文理论的百花齐放、美不胜收,我们在建构中国散文理论话语体系时会比其他文体相对容易。
C. 中国散文虽然在定义上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自说自话,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在散文的核心概念上是有统一认识的。
D. “散文的定义就是无定义”的说法,一方面说明散文定义的不易,另一方面也表明散文研究者在散文定义上的莫衷一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业界认为,三星堆遗址“祭祀坑”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推动三星堆文化研究深入开展。“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在1986年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