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730字。

  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背面上方填涂座位号,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来后,由监考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
  本试卷分为A卷(100分)、B卷(50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附和(hè)炫耀(xuàn)哺育(bǔ)仓皇逃窜(cuàn)
  B. 山涧(jiān)冗杂(rǒng)门框(kuàng)潜心贯注(qiǎn)
  C. 粗拙(zhuō)藻饰(zǎo)狼藉(jí)春寒料峭(qiào)
  D. 选聘(pìn)遏制(è)斟酌(zhēn)颠沛流离(pèi)
  【答案】B
  【解析】
  【详解】B.山涧(jiān)——jiàn,潜心贯注(qiǎn)——qián。故选B。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西方文学里的讽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寓言和喜剧。
  B. 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拮据而消沉,相反总能乐观地面对生活。
  C. 他不但喜爱音乐还酷爱读书,写起文章来也能妙手回春。
  D. 邛泸风景区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五一”期间,四面八方的游客接踵而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使用正确。
  B.拮据:手头不宽裕,钱不够用。使用正确。
  C.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不能用于“写起文章”,使用错误。
  D.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使用正确。
  故选C。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借由一个个故事,让读者可以洞察复杂而真实的世界。
  B. 有效的科学探测数据对于科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
  C. 实现干部自身能力与任职情境的匹配,需要完善和建立相应的制度。
  D.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培养前进信心,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成分残缺,“借由一个个故事,让读者……”缺主语,应删除“借由”,或删除“让”。
  C.语序不当,“完善和建立”错,应改为“建立和完善”。
  D.搭配不当,“培养”和“信心”不搭配,应把“培养”改为“树立”。
  故选B。
  4.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变通,一条道走到黑,结果往往会很糟糕。
  ②当然,选择角度不能乱选,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基础上的角度,才具有可靠性。
  ③如果还不行,那就再换,直到找到合适的路为止。
  ④生活中,理解事物需要有多个角度。
  ⑤比如遇到困难时,这条路走不通了,那么就要换一条新的路试试。
  ⑥所以面对一些选择时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
  A. ④⑤③①②⑥ B. ②⑤③①④⑥ C. ④⑤②③①⑥ D. ②⑤④③①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④句亮明作者观点,应为首句。⑤句列举实例证明④句观点,应为次句。③句中的“如果还不行”紧承⑤句中的“就要换一条新的路试试”,应为第三句。①句从反面论证首句观点,应为第四句。②句论证的观点是“选择角度不能乱选”,是对首句观点的必要补充,应为第五句。⑥总结全段,得出结论,应为末句。故排序为:④⑤③①②⑥。故选A。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昆明的雨》作者汪曾祺,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B. “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常用的敬辞有令堂、高见等。
  C. 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D.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史记》,《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积累(25分)
  (一)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