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670字。

  陕西省商洛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是对生活、生命的升华,但它们从来就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从来没有一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孤悬于生命欲求之外的美。博物馆里的名器,许多被奉为经典的书法帖,原本都是在生活的内部产生的,到后来,才被孤悬于殿堂之上。我们看秦碑汉简、晋人残纸,在上面书写的人,许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对美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松懈。时光掩去了他们的脸,他们的毛笔在暗中舞动,在近两千年之后,他们的作品成为被我们伫望的经典。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的秦汉碑帖中,我独爱《石门颂》。那些碑石铭文,大多是出于公共目的书写的,记录着王朝的功业(如《石门颂》、事件(如《礼器碑》)、祭祀典礼(如《华山庙碑》)、经文(如《熹平石经》),因而它们的书写,必定是权威的、标准化的,也必定是浑圆的、饱满的、均衡的。其中唯有《石门颂》是一个异数,因为在它端庄的背后,掺杂着调皮和搞怪,如“高祖受命”的“命”字,那一竖拉得很长,让一个“命”字差不多占了三个字的高度。很多年后的宋代,苏东坡写《寒食帖》,把“但见乌衔纸”中“纸”(“希”)字的一竖拉得很长很长,我想他说不定看到过《石门颂》的拓本。或许,是一纸《石门颂》拓片,“怂恿”了他的任性。
  故宫博物院还收藏着大量的汉代简牍,这些简牍,就是一些书写在竹简、木简上的信札、日志、报表、账册、契据、经籍。与高大厚重的碑石铭文相比,它们更加亲切。这些汉代简牍,大多是由普通人写的,一些身份微末的小吏,用笔墨记录下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字不会出现在显赫的位置上,不会展览在众目睽睽之下,许多就是寻常的家书,它的读者只是远方的某一个人,甚至有许多家书,根本就无法抵达家人的手里。因此那些文字,更无拘束,没有表演性,更加随意、潇洒、灿烂,也更合乎“书法”的本意,即“书法”作为艺术,价值在于表达人的情感、精神,而不是一种真空式的“纯艺术”。
  古代,竹与木几乎是最容易得到的材料。因而在纸张发明前,简书为最流行的书写方式。汉简是把竹子剖开,一片一片的竹子用刀刮去上面的青皮,在火上烤一烤,烤出汗汁(叫“汗青”),用毛笔直接在上面书写。
  面对这些简册,我几乎可以感觉到毛笔在上面点画勾写时的流畅与轻快,没有碑书那样肃括宏深、力敌万钧的气势,却有着轻骑一般的灵动洒脱,让我骤然想起唐代卢纶的那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当笔墨的流动受到竹木纹理的阻過,便产生了一种滞涩感,更产生一种粗朴的美感。
  其实简书也包含着一种“武功”——“轻功”,它不像飞檐那样沉重,具有一种庄严而凌厉的美,它举重若轻,以轻敌重。它可以在荒野上疾行,也可以在飞檐上奔走。轻功在身,它是自由的行者,没有什么能够限制它的脚步。
  那些站立在书法艺术巅峰上的人,正是在这一肥沃的书写土壤里产生的,是这一浩大的、无名的书写群体的代表人物。我们看得见的是他们,看不见的,是他们背后那个庞大到无边无际的书写群体。他们的书法老师,也是从前那些寂寂无闻的书写者,所以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杨守敬在《平碑记》里说,那些秦碑,那些汉简,“行笔真如野鹤闻鸣,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摘编自祝勇《汉字书写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来自日常生活与人的内心情感,但又不仅仅是日常生活和人的内心情感的表现。
  B.秦汉碑帖具有权威、标准化、浑圆、饱满、均衡的特点,因此作者特别喜欢《石门颂》。
  C.汉代简牍虽不像秦汉碑石铭文那样“高大上”,但艺术水平超过了秦汉碑石铭文。
  D.秦碑、汉简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艺术大家,影响了六朝疏秀这一流派的产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阐释美的基本内涵,统领后文对有关博物馆里的秦碑、汉简的书法艺术美的论述。
  B.文章第二段阐述《礼器碑》《华山庙碑》《熹平石经》等书法的特点,是为了论述《石门颂》书法艺术的特殊性。
  C.文章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如书法作品的内容对比,书法的用途对比,书写材料的制作对比,突出了各自的特点。
  D.文章善于运用比喻论证,如第五段用“轻骑”比喻汉简书写的灵动,第六段用“轻功”比喻汉简的举重若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收藏在博物馆里近两千年前的秦碑汉简、晋人残纸,虽是经典的书法作品,但当它们被孤悬于殿堂之上时就失去了美感。
  B.苏轼可能欣赏过《石门颂》的书法艺术,书写《寒食帖》时,受它的书法风格的影响,把“帋”字的一竖写得率真不做作。
  C.书法跟舞蹈、音乐、文学等艺术门类一样,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充分表达书写者的情感、精神的作品,具有价值。
  D.汉简的书写材料虽不及纸张平滑,甚至竹木上的纹理对笔墨的流动有阻遏作用,但其滞涩感能给人一种粗朴的美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1年3月20日,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祭祀坑”里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刷屏了网络。面具宽约23厘米,高约28厘米。黄金面具只是已出土的500余件重要文物之一,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