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550字。

  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来,舆论场中出现一种论调,认为“粮荒”有可能来袭。这种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有几个现实的背景。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包括东南亚、欧亚联盟国家在内的部分国家对粮食出口采取了限制措施,中国粮食进口依存度较高的一些国家疫情形势严峻,再加之前一段时期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共同推高了一些人对中国海外粮食供应链的忧虑。
  再者,今年以来疫情和洪涝灾害的发生,确实对局部地区的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今年的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提高,向社会发出“生产”的信号,引发“粮食不够”的猜测。
  虽然今年我国夏粮大丰收,但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夏粮收购量同比减少,这一消息也让一些公众作出“粮荒”的判断。其实,产量的增长和收购量的下降不矛盾。收购量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农民预期收购价将继续上涨而产生惜售心理,导致交粮进度较慢。
  公众关心粮食安全并无不妥,但大可不必焦虑或恐慌。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十足保障的。从根本性的保障来说,中国粮食年年增产,自2015年起,中国已连续5年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其中稻谷、小麦当年的产量均大于当年的消费量,累计库存量不断增长中。至于玉米、大豆、高粱等饲料粮,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量也是呈同比增长态势,市场供应有保障。除了粮食以外,中国其他的食物供应,如禽肉蛋奶、蔬菜水果也非常丰富,食物来源多样化有保障。今年夏粮大丰收,目前来看,秋粮也有丰收的牢固基础,这进一步加大了粮食安全的系数。
  中国粮食安全当前是有保障的,但从长远来看,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需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未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势必将占用一部分农田,就需要我们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进一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我们的粮食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尚不相适应。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和储量不成问题,但细分类目中的优质大米和专用小麦数量存在缺口。在粮食安全上,“量”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要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对此,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加大市场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把优质优价落到实处。
  未来中国粮食供应对外依存度仍将上涨,我们要持续促进粮食尤其是饲料粮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或可向有粮食生产和贸易增长潜力的国家,持续、均衡、缓慢释放中国进口增长的信号,使得潜在对象国有空间和时间对中国的需求增长作出反应,从而提高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中国大量进口对国际粮食贸易造成干扰。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从道德层面讲,这种敬畏自然、尊重劳动的价值选择当然值得我们提倡和坚守;从现实层面看,减少粮食浪费,实际上也相当于减轻了粮食供给的压力。
  对于粮食安全,我们要高度重视,但也要保持定力。对内,我们要保持市场化的定力。坚持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粮食生产取得长足进步的一条根本经验,这一方向和道路我们应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对外,我们要保持全球化的定力。“适度进口”是新粮食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不仅现在是,而且未来也将继续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积极因素。为此,一方面要继续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大型跨国粮商,提高对粮食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摘编自叶兴庆《恐惧“粮荒”大可不必,长远保障宜先筹谋》)
  材料二:
  米饭整碗倒掉、菜肴只动了几口就扔在一边……在中国,大大小小的食堂和餐厅中,这样的场景天天上演。一个规模不大的中型食堂,仅一天收集的残羹剩饭重量就能达到几十公斤,一年下来就有数吨食物被白白扔掉。而相比于食堂,餐馆内的浪费现象则更为普遍、严重。北京一家连锁餐饮企业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桌餐的浪费最多,差不多每桌上剩下的食物总量在三分之一。”
  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曾联合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课题组从2012年起,在北京、上海、成都、拉萨4个代表性城市的366家餐馆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调研发现,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此外,大型聚会浪费则达38%,而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从场所和群体来看,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生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报告指出,经初步测算,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摘编自张明月《关注世界粮食日:隐性饥饿挑战严峻、餐饮浪费仍严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部分国家受新冠疫情影响,粮食生产受到冲击,故而限制粮食出口,这就加重了一些人对中国海外粮食供应链的忧虑。
  B.我国连续多年的粮食消费量小于当年的粮食产量和进口量,粮食的累计库存量不断增长,粮食的供应有良好保障。
  C.向有粮食生产和贸易增长潜力的国家持续释放中国进口增长的信号,有利于粮食供应链的稳定从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D. 随着时间推移,国人的粮食浪费量逐年攀升,总量惊人,仅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的餐桌食物浪费量近二千万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国家使公众清楚地了解到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则可以有效消除其对出现粮荒的恐惧和餐桌浪费。
  B.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质就是保护好耕地并实行科学种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土地生产率。
  C.“适度进口”并且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能够减少某些粮食出口国随意涨价、变相敲诈的行为。
  D.为减轻粮食供应压力,应当发起吃尽盘中餐的全民“光盘行动”,力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桌新风。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能造成中国粮荒的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进行商业区和住宅区开发,占用耕地。   
  B.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减少耕地面积。
  C.缺少大型粮商,无法掌控粮食供应链。 
  D.餐饮食物浪费,导致粮食的储备不足。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怎样的联系?(4 分)
  5.材料一是如何一步步展开论述的?请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文本一
  父亲的遗产
  金狐
  梁燕是我固定的"麻友",她是个有钱的主儿,从头到脚都花钱倒饬过,这是别人说的,她自己从不承认这回事。她老公常年在江浙沪一带做生意,聚少离多,只要梁燕换了包包或者手指上又多出一枚亮闪闪的钻戒,我们就都知道他回来了。这样的女人,如果不吃点苦头,别人心里是很难平衡的。
  没想到第一个让梁燕吃足苦头的是她父亲。那天,她牌运特别差,连输了几把,任凭手机铃音响个不停。她瞄了一眼说"我老爸,特烦人,瞎操心,不让打麻将,要我出去找工作。"
  哪知,这几个电话都是保姆打来的,她父亲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