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29410字。

  江西省南昌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   牲醴(lǐ)   传霄柝(tuò)   少不更事
  B.踌躇   榫头(sǔn)  拗不过(niù)   弃甲曳兵
  C.猿猱   庠序(xiáng)七庙隳(huī)   前合后揠
  D.凝噎   蟊贼(máo)  渑池会(mián)  残羹冷灸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和字形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解答】A.“传霄柝”中“霄”应改为“宵”。
  B.全部正确。
  C.“前合后揠”中“揠”应改为“偃”。
  D.“渑池会”中的“渑”应读作“miǎn”,“残羹冷灸”中“灸”应改为“炙”。
  故选:B。
  【点评】同音字的三种类型:
  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
  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
  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
  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
  另一种误用情况也必须引起注意,即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这种情况高考中已多次出现。如把“部署”写成“布署”,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把“殴打”写成“欧打”等。
  3.音同义近,这类读音相同、意思相近的字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判断时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却极大。
  例如:“鹊”与“雀”就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还有如“水蒸气”极易误写成“水蒸汽”,“销毁”误写成“消毁”等。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如果我们能透过曲词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欣赏曲词之美,就能_____到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
  (2)教育目的一旦被庸俗化,简约的教育内容被繁复的形式替代,师生疲于奔命,教育没有让人变聪明,这_____的把人逼向愚昧。
  (3)备战高考是一场身体和心理的_____,考生们都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超负荷学习,睡眠不足,压力剧增。
  (4)即使长期被置于阴暗环境,芦荟也能_____,淡然生长。
  A.领略  而且  拉锯战  随遇而安
  B.领会  而且  持久战  随遇而安
  C.领略  反而  持久战  安之若素
  D.领会  反而  拉锯战  安之若素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学习语文最基本的功夫就是咬文嚼字,惟其如此,才能领会一篇篇文章的精神实质。
  B.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他如果及时直面问题并下决心解决问题,也不会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天下的结局。
  C.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如果对社会生活熟视无睹,他就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D.《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学校种种不可理喻的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很多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如果失去对过去的理性判断,注定是可悲的;一个民族如果失去对历史的敬意,则更加难以直面未来。
  B.坚持文化自信理念,乘持“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中国青年报运用全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C.中央电视台各部门通力配合,携起手来联袂打造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等优秀节目,这些节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