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7470字,答案扫描。
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答题前,在答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世纪》运用交响芭蕾.(léi )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融合恢弘壮美、雄壮磅.(páng )礴的交响乐,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传承。
B.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gā)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 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zh)í 躅着。
C. 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jiàn )当过差,伺.(cì)侯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D. 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很熟练了。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跑法是车夫的能力与资格的证据。那撇.(piē)着脚,像一对蒲扇在地上扇.(shān)乎的,无疑是刚由乡间上来的新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苏轼所成长的眉山地区与佛教圣地峨眉山相去不远,在一个佛教氛围如此浓郁的地方生活,不难想象苏轼的成长一定伴随着佛教。苏轼的母亲程氏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父亲苏洵对佛教也颇为青.睐.。此外,苏洵还非常喜欢收藏佛教珍品。在生活中,与苏轼交往密切的佛印等高僧也是对. 佛教思想领悟颇为深刻的人。在苏轼的成长环境中,处处都有佛教,这极为深刻地影响了苏轼的诗词创作风格。
所谓心中有佛,便是佛心常驻。【甲】用一颗充满佛家善意的心去感知这个世界,所见的一切自然都是善意的、美好的。【乙】苏轼在给秦观的诗中写到“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大有 “五蕴皆空”的意味,一种超脱的情怀呼.之.欲.出.。同时,【丙】苏轼的很多诗词都与佛典相关,《琴诗》中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便与佛教经典《楞伽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青睐 B.对 C.呼之欲出 D.千丝万缕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 B.乙 C.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鸡娃”对大多数网友来说有点陌生,它是指“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
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给孩子打鸡血的行为。
B. 受商品调运数量增加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红火蚁在我国部分省份传播速度及发生程度加重,2021
年已传播至 12 个省份 435 个县,较 2016 年增长了一倍。
C. 国家实验室围绕提供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的最佳平台为目的,统筹人才, 创设基地,规划项目,为我国量子科技的长远健康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D. 市场标称功能性食品的商品,贴上各种“排毒养颜”“断糖控脂”“抗糖拒氧”“助眠美肌”后,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食品。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3 分)
病毒溯源重要且复杂、敏感,必须 ① 。病毒溯源应以科学为依据,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导,让科学家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