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40字。

  龙湖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七 年 级 语 文
  说明:
  1.全卷共7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该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诗文为心声,乃为上乘。王维(1)“□□□□□,弹琴复长啸”,借用悠悠琴声传达出归隐后的自得之意;刘禹锡在陋室中“调素琴、阅金经,(2)□□□□□□,□□□□□□”表现出悠闲高雅的情趣;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登临幽州台吐露“念天地之悠悠,(3)□□□□□□”的千古慨叹;杜甫漫游齐鲁之地,在泰山之巅,树立了(4)“□□□□□,□□□□□”的远大志向;龚自珍己亥年辞官离京返回杭州,(5)“□□□□□□□, □□□□□□□。□□□□□□□, □□□□□□□。”表达了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的拳拳爱国心。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的人物而灿烂。为祖国“两弹”事业“jū ɡōng jìn cuì
  (           ),死而后已”却鲜为人知的邓稼先;为我们衰微的民族寻找一剂文化药方qié ér bù shě(           )钻研古代典藉的闻一多;为自己没有过多关心老王而产生ò(     )心情的杨绛;以及面对fēnɡ ráo(      )的土地发出“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誓言的端木蕻良。他们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他们如同一盏明灯,引领着我们前行。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          。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收获是什么?是          更加坚定,是          更加宽广,是          更加厚实。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感慨的那样:“抗击疫情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
  A.催化剂   信心   胸怀   理想      B.添加剂    信心   道路   理想 
  C.添加剂   信念   道路   人生      D.催化剂    信念   胸怀   人生
  4.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指出,崇拜英雄是一种好善,也是一种审美。B.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英雄人物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了一个民族仰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C.让我们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D.把英雄精神深深融入民族的基因血脉,激发开创明天、无愧今天、不负昨天的磅礴力量。
  5.阅读下面材料,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诵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出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出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会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1)□□□□□□  (2)□□□□□□  (3)□□□□□□  (4)□□□□□□
  二、阅读(46分)
  (一) (1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