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3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老子》四章优质课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本文出现的重要实词的含义、重要虚词的用法,积累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
  2.理解文中老子的思想和道家的观点。
  3.探究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二、学法指导
  1.利用课下注释、工具书并结合语境,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通过讨论、探究、交流,理解老子的思想。
  3.辩证分析道家文化在当时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意义。
  三、知识拓展
  1.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2.背景资料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 在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究底,对知识非常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老子经常观察目月星辰,思考天为何物,以致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这段经历,使老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不断发动战争。残酷的战争让老子目睹了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室史,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老子》一书所述的内容便反映了他的思想和主张。
  3.文题解读
  《<老子>四章》选取了《老子》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和第六十四章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四、整体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