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300字。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21题,共150分,共7页(不含答题卡)。考试时间14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留存。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与比较具体的劳动教育措施。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礼仪制度、学校教育、家训家风等途径实现,使人民在“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当今的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传统社会保留着耕读结合的优良传统,普通人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余也读书学习。在历代私学教育中,一直有不间断的耕读结合的教育传统。清代张履祥认为,把农耕与读书结合起来,专心勤于农桑劳作,不仅能供给国家的赋税徭役,满足家庭日常所需,还能杜绝不法行为。人们在农闲时间读书,可以明白事理、修身立世。耕读结合不仅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强了对人民的劳动教育,稳定了社会秩序。
如今,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耕读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太可能,但其理念值得发扬。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思想观念,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的。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机构推行劳动教育,但中华民族却能够形成勤劳的优良传统,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套劳动教育的规范和制度。《礼记》等记载了一些劳动教育的规范。例如,《内则》有言:“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关于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教育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关于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劳动教育有法可依、有例可循。通过明确劳动教育规范,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使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全社会普及。
在劳动教育推广方面,身体力行的劳动示范远比理论说教更有效。我国古代有许多劳动教育的典范人物,如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非常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颜氏家训•治家》有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要想推行教化,就需要典范人物自上而下率先垂范。想让子女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劳动。清代曾国藩也是劳动教育的典范。他虽然军务繁忙,但仍然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子女参加劳动。
如今,我们也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评选劳动模范人物并大力宣传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群众积极参加劳动。
中国古代劳动教育能够深入人心,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教材分不开。中国古代的家训、诗歌中有很多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著名的蒙学读物,也有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内容。例如,《三字经》有“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弟子规》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千字文》有“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这些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记忆,普及性强,易被学生接受并长期诵读。
如今,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做法,选取古代文献中一些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内容,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劳动教育的目的,编写成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的劳动教育读本,进行宣传推广,实现劳动教育大众化的目的。
(摘编自崔海亮《我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现代启示》)
1.下列关于我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自古就有耕读结合的传统,它能满足家庭日常所需,并彻底消灭社会上的不法行为。
B.中华民族能够形成勤劳的优良传统,是因为《礼记》所载的劳动教育规范推行了劳动教育。
C.颜之推等人认为家长的劳动示范作用很大,所以特别重视家长在劳动方面给子女做榜样。
D.著名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颜氏家训》等的广泛传播,使劳动观念能够深入人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是总分结构,分的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B.文章引用张履祥的说法,论证了劳动教育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的观点。
C.文章为强化家长应在劳动方面以身作则的观点,举了曾国藩带领子女劳动的事例。
D.文章主体部分的各个层次,均是先论述古代再着眼于当今,彰显了关注现实的立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古代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对今天的劳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应该全面继承。
B.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之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有增强其体质、改变其观念之功。
C.制定明确的劳动教育规范,动员全社会力量,对于普及劳动教育理念而言必不可少。
D.《弟子规》等能使劳动教育理念普及开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容简明,便于记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施暴者手段之恶劣、残忍常常令人瞠目。校园欺凌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其一生。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不少欺凌事件是发生在课间、校外,不在老师的视线内。受欺负的学生跑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