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790字。

  2021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 小题,16分)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憔悴/鞠躬尽瘁     擅长/草长莺飞 B. 折损/不折不挠     濡养/妇孺皆知
  C. 要塞/顿开茅塞     蜷伏/诲人不倦 D. 颁发/间不容发     盘桓/ 持之以恒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ì/cuì 、cháng/zhǎng;
  B.zhé/zhé、 rú/rú;
  C.sài/sè  、quán/juàn;
  D.fā/fà、 huán/héng;
  故选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一项是(   )
  A. 篷勃   以身作则   娴熟  无精打彩 B. 题跋  天崖海角   严峻   正经危坐
  C. 挚爱   合颜悦色   决择  相辅相成 D. 恪守  与日俱增   侥幸   胸有成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篷勃——蓬勃,无精打彩——无精打采;
  B. 天崖海角——天涯海角,正经危坐——正襟危坐;
  C. 合颜悦色——和颜悦色,决择——抉择。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广东省自上而下的周密部署,推动了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B. “五一”假期,从全国各地前来河南省兰考县瞻仰缅怀焦裕禄的人历历在目。
  C. 袁隆平常下到田间,前仆后继进行高产杂交水稻研究,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D. 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让人感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与“周密部署,推动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展开”的语境相合,使用恰当;
  B.历历在目: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与“五一假期”以及“缅怀焦裕禄的人”都不搭配,使用不恰当;
  C.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与句子语境不符且袁隆平只是一个人,使用不恰当;
  D.栩栩如生: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志愿者的身影”,使用不恰当;
  故选A。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
  B. 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C. 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
  D.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成分残缺,“填补”缺少宾语,应在最后加“的空白”;
  B.成分赘余,“之所以”表原因,与“……的原因”重复,可删掉“的原因”;
  C.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前面有“能否”,后面只说了好的一面,可把“能否”改成“要”,或者在“要有”改成“要看是否有”。
  故选D。
  5. 语文活动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新闻。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据央视网报道,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这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
  (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任务二:请你从新闻中筛选信息,把火星探测时间轴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个字)。
  (3)任务三: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内藏玄机,例如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该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探索,这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意义所在。根据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以下三个命名中选择其中两个,说说它们的妙处。
  ①月球探测器“嫦娥”    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③中继通信卫星“鹊桥”
  【答案】(1)(1)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④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