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70字。

  湖南省湘西州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云”端,传统艺术正在形成新生态。短视频与直播中,京胡拄着抖音神曲,昆曲玩起了快闪,西北花儿唱出摇滚风……各类传统文化艺术纷纷换上“新颜”,成为一股潮流。如火如荼的热闹场面,也反映出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亲近姿态。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充分证明:传统艺术要“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此次“云”端表现十分抢眼的戏曲艺术,就遵循了上述模式,特别是在形式多元和传播活跃度方面有很大突破。大部分创作者选择了直播,这正是时下流行的网络工具。从两三分钟的短视频,到一个多小时的长直播,内容无不经过精心设计,尤其是直播内容,突破了以往主流院团官方宣传视频的套路,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板块。恰如麦克卢汉那句名言“媒介即讯息”,内容必须符合传播工具的特性,才能发挥出优势效应。
  另一个典型样本是民乐艺术。在传统艺术门类中,民乐出发较早、走得更远,其线上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并已开始向线下移植。2020年元旦的两场晚会,颇具标志性。一场是哔哩哔哩网站口碑与流量双丰收的跨年演唱会,其中,琵琶演奏家方锦龙的表演成为爆点,当民乐、爵士乐、电音等音乐混搭,古曲和动画、电影主题曲串烧,传统艺术的时尚之美尽显,“壮哉我大国乐”的弹幕刷屏。另一场是北京民族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几首流行音乐曲目、游戏配音演员的朗诵,成为吸引年轻人走进音乐厅的契机,现场气氛的火热,让乐团对未来充满期待。民乐近两年不断走红,正是由于内容与形式的大胆跨界、年轻态表达,在年轻人心目中,民乐已经打上了“时尚”“酷”的标签。这不仅惠及线下演出,还催生出综艺节目《国乐大典》和影视剧《闪光少女》等以民乐为主要元素的作品,使传统艺术的魅力真正融入了日常生活。
  网络受众的年轻化以及审美的多元化,一直在推动传统艺术的演变,但新生态的形成需要时间,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引起质变。“云”文艺热潮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契机,成为传统艺术转型的一副催化剂。不难预见,那些适应了新生态的演出院团,会将新的创作心维、表达方式和发展理念带到线下,最终实现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艺术是在历史长河大浪淘沙中沉淀下来的文明精华。活化传统艺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领略艺术之美,是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
  (周飞亚  朱悦华)
  材料二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
  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本质,是实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前提,文化遗产的概念源于19世纪发生社会巨变的欧洲在体现为对过去的物质性存在的某种人文关怀主要指历史上遣留下来的、能够展示以往辉煌文化的物质载体。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有力地推动了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路径的国际化传播。与此同时,许多国家也致力于保护、宣传本国的文化遗产,以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本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然而学者很快发现,这种源于欧洲的文化遗产概念过于强调物质性,其倡导的“静态化”“隔离化”保护理念容易导致遗产“固化”“僵化”的后果,不利于让文化遗产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传统认知下的文化遗产概念仅强调其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缺乏对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关注。尽管在国际层面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如何统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路径,使其融入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即如何提升文化遗产的社会及文化价值,却成为国际遗产研究领域的难题。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与群众互动的文化纽带,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探索文化遗产的活化路径“让文化产活”是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及文化价值的重一环。
  文旅融合,恰恰为新时代文化遗产的活化提供了可行性路径,旅游是行走的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旅融合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需求。2018年3月,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整体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为文旅融合提供了绝佳的制度基础。同时,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5-39亿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已成为不少民众的重要生活方式,庞大的出游人群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旅游则为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及互动提供了重要方式,成为传播文化遗产社会及文化价值的重要路径。
  ——节选自《通过文旅融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019年《人民日报》》
  (1)关于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内容符合直播媒介的特点并发挥出了优势效应,所以云端戏曲艺术火起来了。
  B.内容与形式大胆跨界和年轻化表达,充分展现“云”端传统民乐艺术的古典美。
  C.“云”端民乐艺术也推动了线下的演出,使传统艺术进步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D.如果将新创作思维、表达方式和发展理念带到线下,演出院团将最终实现创新转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是指在表演内容上要鲜活,不断地吸收时代与生活的源头活水。
  B.“活”是指在表现形式上要活泼,尝试以跨界、混搭等方式开拓创新。
  C.“活”是指在传播场域上要活跃,运用新媒介,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
  D.“活”是指保护、宣传文化遗产,以期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材料二所说的“活”化文化遗产方式的一项是
  A.开发“打动人心”的旅游产品增强旅游者对文化遗产的体验性。
  B.精心保护好一些传统村落的古老建筑,将原有村民迁出传统村落。
  C.建设文化遗产研学旅行基地,提升学生群体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
  D.创新博物馆展品陈列展示方式,提高访客与文化遗产间的互动性。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第四段论证的严密性。
  (5)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说说“活”化传统艺术与“活”化文化遗产,有什么共同的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遍野荆花
  厉周吉      
  在怪石嶙峋的山坡上,王亮小心翼翼地攀爬着。爬累了,就坐到山石上挠一阵头。遇上难以解决的事,王亮有挠头的习惯,挠来挠去,头发越来越少。这不,今天又把本就稀疏的头发挠掉了无数根。
  崮崖是个小山村,全村500多口人,只有不到300亩山岭地,却有6000多亩山场。可这么多山场有什么用?这是水源缺乏、土壤贫瘠、几乎连一棵大树都长不起来的山岭呀!凭自己的本事,让老百姓靠这些山岭富起来,那真是痴人说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