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50字。

  古诗词鉴赏专题
  福建省三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李儋元锡①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①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本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花里逢别起笔,自去年春天在长安与友人分别已一年,花开花落,作者触景生情, 不由引发下文对世事变幻的感叹。
  B.颔联“世事茫茫”既指个人命运,亦指国家前途。面对黯然无光的春天,作者忧愁苦闷 低沉失落,一筹莫展,难以成眠。
  C.尾联作者登楼望月,借明月这一特殊意象,传递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李儋早日来访畅叙友 情的急切之情,点明了寄诗的用意。
  D.本诗语言平白晓畅,无穰丽绝艳之词,首联因花思友,尾联因讯登楼,中间四句自述近 况,于质朴浅切中流露真挚的感情。
  16.后人评价此诗是“仁者之言”,但又是“不负心语”,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6分)
  15.(3分)B飞“春愁黯黯”,指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低沉暗淡的愁绪。“无所作为”在文中没有体现。
  16.(6分)①“仁者之言”是指诗句中蕴含着诗人牵挂百姓疾苦的爱民情怀(仁心仁德、
  忧国忧民) (1分) 。诗人看到百姓贫穷流亡,觉得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深感惭愧,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官员形象。(2 分)②“不负心语”是指诗句中真实坦诚地写出诗人进
  退两难中的挣扎与无奈。(1 分)他因疾病缠身想辞官归田,但又因邑上流亡的百姓而心中有
  愧。(2分)
  (每点3分,解释“仁者之言”“不负心语”各1分,结合诗句分析各2分,共6分)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1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游襄阳①怀孟浩然   白居易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②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注]①襄阳:孟浩然的故乡,后孟浩然隐居于鹿门山。②讽:背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