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5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请在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的选项。
  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毛泽东《沁园春??雪》)
  2.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       。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感叹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如隔世的诗句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jǔ(    )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jǔ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______改______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
  (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明年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是“阅读关乎文明素养”,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专家演讲,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
  B.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C.通过《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使小明同学深受感动。
  D.十一月开学后二周,我们学校九年级开展了理化生实验抽测活动。
  7.中秋佳节是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喜欢用对联的方式抒怀。请你依据下联,将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中秋节和对联的特点。
  上联:      
  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鱼我所欲也》的作者孟子是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4)此之谓失其本心(    )
  10.下列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善用比喻手法,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
  B.孟子善用排比手法,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要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分成三句排列起米,增强了语势。
  C.孟子善用对比手法,如把生与义对比,把贪生怕死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孟子的文章节姿感强,气势充沛,感情强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