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7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八年级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分
(本试卷共24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10分)
【新闻现场】10月10日晚,会宁汉唐街广场人头攒动,滔滔不绝,会宁县第二届文化月秦腔惠民演出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秦腔惠民演出是“金秋会师??消费扶贫”甘宁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地区地标产品特色产品展示交流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10天里,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的83名演职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克服气候异常的影响,为会师圣地父老乡亲上演了20场秦腔大戏。演出期间,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还派出文化扶贫小分队,深入翟家所、郭城驿等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为不能到现场观看演出的群众送戏上门。本次秦腔惠民演出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助力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会宁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摘自《会宁新闻》略有改动)
(1)为【新闻现场】里的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分)
标题:
(2)文中有一处成语运用不恰当,试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3) 给加线汉字注音。(3分)
①人头攒动( ) ②帷幕( ) ③弘扬( )
(4) 请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3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艾夫??居里,也常被称为居里夫人,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文章主要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B.《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C.《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两篇文章都是书信体裁。
D.王树增《长征》是一篇纪实文学作品。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把这些关系导入互联网中,对习惯了与陌生人在互联网上聊天的网民来说,无疑是捅破了虚拟和现实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实现了互联网和真实生活的“无缝连接”。
②仅3年多时间,微信已经变成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巨鳄”。
③沉淀在手机通讯录和邮箱联系人中的关系是个人最稳定的社交关系。
④微信的4.0版本正式增加了朋友圈功能,随后又逐渐增加了评论、隐私、收藏等功能。
⑤这种模式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得到传播,在国内首先有了“米聊”,随后又出现了“微信”。
A.①⑤②④③ B.②④①⑤③ C.③①⑤④② D.④⑤②③①
4.默写古诗文名句及相应的作家篇名。(11分)
① (填作者)《黄鹤楼》中表现诗人触景生情,引发思乡之愁的诗句是 , 。
②《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自己在朝廷上受到排挤,仕途不顺的两句是 , 。
③《渡荆门送别》中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的诗句是 ,
。
④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
⑤《野望》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孤独苦闷之情的句子是 ,
。
5.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2)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美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作者对中国充满感情,他在弥留之际所说的一句话是 “ ”(3分)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6--10题。(10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