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340字。
2021年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题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请勿二次上传其他平台,更多尽在微信公众号【高分阁】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品读古诗文,就如一次诗意的的旅行,在旅途中,你会领略到“大漠孤烟直,□□□□□”的塞外风光,你会感受到“□□□□□□□,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江南美景,你会对“忽如一夜春风来,□□□□□□□” 感到欣异,你会向往“□□□□,并怡然自乐”的桃源生活。
(2)诗言志,诗言情。古人通常把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情感寄寓于诗。例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诗句“□□□□□□□,□□□□□□□”表达了自己长期在贫瘠之地任职的愤懑和辛楚之情。
(3)请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4分)
5月21日13时零7分,共和国xūn zhāng( )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走了。袁隆平一生专注于杂交水稻研究,lì jìn xīn xuè( ),为我国乃至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90高龄还cháng tú bá shè( ),从湖南到海南杂交水稻试验田进行研究,因为不小心摔倒以致一病不起。袁隆平院士走了,无愧地走了。举国人民万分悲痛,无不以不同的方式表示āi dào( )。这也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心里永远装着人民的人,人民永远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信仰的光芒,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披荆斩棘。为了同一个信仰,无数共产党人“甘将热血沃中华”,哪怕历尽千辛万苦,哪怕付出宝贵生命,依然无怨无悔,依然瞻前顾后。这是精神的力量,更是信仰的指引。
A、震撼 B、考验 C、披荆斩棘 D、瞻前顾后
4、下列语段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①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构建在智慧管理体系之上。②通过数字化联通,博物馆得以形成以信息流为纽带的新运作模式。③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推行智慧博物馆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集保护、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智慧。④比如,通过藏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对文物本体和环境实现远程实时监测,还可以对每件藏品的登录调用、保护修复等信息进行全流程溯源。
A、① B、② C、③ D、④
5.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的习题。
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5月15日成功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纷纷表示祝贺。
美国航天局副局长托马斯??楚比兴15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说,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着陆,祝贺中国国家航天局天问一号团队。“和全球科学界一起,我期待这次任务将为人类了解这颗红色星球做出重要贡献。”美国航天局官方账号随后转发了楚比兴的推文。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15日通过社交媒体祝贺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上火星,并表示“这是中国在航天科研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俄著名航天新闻评论员利索夫认为,这是中国继完成登月计划后再次证明中国已取得太空强国地位。
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是一个“伟大成就”,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极具雄心。
在天问一号顺利完成火星着陆后,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立即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加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据悉,这家研究所参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力计的研制工作。
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报道页面,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留言:“祝贺!!去火星是非常困难的。”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字)(2分)
(2)请你给航天局的专家写几句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分)
二、阅读(50分)
(一)(10分)
请勿二次上传其他平台,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